RFC3550中文翻译:实时传输协议RTP详解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8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7 收藏 94KB PDF 举报
"RFC3550中文版.pdf" RFC3550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发布的一份文档,全称为“实时传输协议(RTP):应用于实时应用的传输协议”。该文档是互联网标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部分,用于定义如何在互联网上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如音频和视频流。RTP最初由H. Schulzrinne、S. Casner、R. Frederick和V. Jacobson等人编写,并在2003年7月更新,替代了之前的RFC1889。 RTP协议设计的目标是支持实时通信服务,它并不负责预留网络资源或保证服务质量(QoS),而是提供一种框架,使得发送方可以向一个或多个接收方(通过多播或单播方式)发送数据,并且接收方能够正确地同步和解码这些数据。RTP协议通常与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一起使用,RTCP负责监控传输质量,提供反馈信息,以帮助调整发送速率和其他参数。 RTP协议的核心特性包括: 1. **时间戳**:每个RTP数据包都包含一个时间戳,用于标识数据包中的媒体数据是在何时产生的。这有助于接收端正确地同步流中的媒体数据。 2. **序列号**:序列号用于确定数据包的顺序,以便在网络丢包或乱序的情况下重新排序。 3. **同步源标识符(SSRC)**:这是一个唯一的32位标识符,用来区分来自不同源的RTP流,即使它们可能在同一网络地址上传输。 4. **负载格式**:RTP可以承载各种类型的媒体数据,如PCM音频、MPEG视频等,因此需要定义负载格式来指示如何解析数据包中的有效载荷。 5. **混合和代理服务器**:RTP协议允许中间节点(如混音器或代理服务器)修改包头信息,以适应网络条件或合并来自多个源的数据流。 6. **错误恢复机制**:虽然RTP本身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但它允许实现者添加额外的错误检测和恢复机制,如前向纠错编码(FEC)或重传请求(ARQ)。 RTP广泛应用于VoIP(Voice over IP)、视频会议、在线游戏以及其他实时交互应用中。然而,由于RTP不处理QoS,确保实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常需要更高层次的网络管理和策略,如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s)或Integrated Services。 翻译者指出,此文档是为有一定英语基础的读者准备的,其中的专业术语保留了英文原文,且附录部分未被翻译。此外,翻译者鼓励对文档有兴趣的读者提出疑问和反馈,以促进文档的准确性和完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