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理论在矿井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3 下载量 7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2 收藏 195KB PDF 举报
"基于灰色理论的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 本文深入探讨了矿井涌水量预测这一关键问题,尤其在面对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降雨和开采工艺等因素复杂多变的影响时,如何实现有效的预测。作者范军平和程国志采用灰色理论作为解决方法,针对义马煤田中部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大量涌水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构建了GM(1,1)灰色预测模型。 灰色理论是一种处理不完全信息系统的数学方法,特别适用于小样本、非线性、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的数据集。在这个研究中,GM(1,1)模型被用来预测矿井的涌水量,它通过一次累加生成序列来处理原始数据,简化数据间的复杂关系。在建立模型后,作者分析了实际涌水量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残差和相对误差,这是评估模型预测精度的重要指标。残差反映了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而相对误差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这种偏差的大小。 精度检验是验证模型有效性的关键步骤。作者对比了实际涌水量与模型预测值,通过拟合比对,展示了灰色理论模型在涌水量预测中的高精度和强适应性。这表明,GM(1,1)模型可以作为一种实用的工具,用于矿井涌水量的预测,从而为煤矿的安全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BP神经网络,这是一种常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常用于复杂非线性问题的求解。虽然本文主要使用的是灰色理论,但可以推断,作者可能也考虑了将BP神经网络作为另一种预测方法进行比较,或者是在未来的研究中可能会结合这两种方法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这篇研究通过实例展示了灰色理论在矿井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价值,为矿产行业的水文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其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其他面临类似预测难题的矿井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预测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控制矿井涌水量,从而降低矿难风险,保障矿工安全,提升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