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控制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快速响应网络拥塞
需积分: 0 14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73KB PDF 举报
"基于模糊控制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2008年),作者:葛龙,万春方,孙金生,王执佳,发表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4月第2期,卷32。"
在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是关键问题,而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QM)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策略。AQM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智能控制网络中的队列长度,预防并减轻网络拥塞,从而提高整体的网络性能。本文提出的基于模糊控制的AQM算法,正是针对网络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参数的时变性而设计的。
传统的AQM算法如随机早期检测(Random Early Detection, RED)和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算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拥塞,但它们依赖于网络的精确数学模型,这在实际网络环境中往往难以实现。而模糊控制,作为非精确推理的一种方法,不需预先知道系统的精确模型,因此更适合处理这种不确定性。
葛龙等人提出的模糊控制AQM算法,主要依据两个关键指标:输入速率和队列长度的变化。输入速率反映了网络的实时负载,队列长度则反映了当前的拥塞状态。通过这两个参数的模糊化处理,算法能够更快速地感知网络拥塞,并做出相应的调度决策。模糊逻辑系统可以将这些模糊参数转换为控制指令,以调整发送速率或丢弃数据包,从而保持队列长度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
在仿真对比中,该算法显示出了优于RED和PI算法的性能。它能够更快地使队列长度收敛到目标值,这意味着网络的响应时间更短,对拥塞的控制更加及时。此外,该算法的丢弃概率较低,这降低了数据包的丢失率,提高了服务质量(QoS)。低丢弃概率意味着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时,例如视频流或在线会议,会体验到更少的中断和延迟。
这篇论文提出的基于模糊控制的AQM算法,通过引入负载和队列因素,提高了网络拥塞的感知速度,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其在减少丢弃概率和优化队列长度方面的优势。这一创新性的方法对于网络管理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尤其是在动态、复杂和不可预测的网络环境中。
2010-03-24 上传
2021-10-01 上传
2019-07-22 上传
2021-05-21 上传
2021-05-10 上传
2021-01-14 上传
2021-05-24 上传
2021-05-18 上传
2021-06-13 上传
weixin_38747216
- 粉丝: 5
- 资源: 882
最新资源
- 新代数控API接口实现CNC数据采集技术解析
- Java版Window任务管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 响应式网页模板及前端源码合集:HTML、CSS、JS与H5
- 可爱贪吃蛇动画特效的Canvas实现教程
- 微信小程序婚礼邀请函教程
- SOCR UCLA WebGis修改:整合世界银行数据
- BUPT计网课程设计:实现具有中继转发功能的DNS服务器
- C# Winform记事本工具开发教程与功能介绍
- 移动端自适应H5网页模板与前端源码包
- Logadm日志管理工具:创建与删除日志条目的详细指南
- 双日记微信小程序开源项目-百度地图集成
- ThreeJS天空盒素材集锦 35+ 优质效果
- 百度地图Java源码深度解析:GoogleDapper中文翻译与应用
- Linux系统调查工具:BashScripts脚本集合
- Kubernetes v1.20 完整二进制安装指南与脚本
- 百度地图开发java源码-KSYMediaPlayerKit_Android库更新与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