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对象存储类型与构造析构函数调用

需积分: 0 2 下载量 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4 收藏 613KB PPT 举报
"本资源是一份关于C++课程设计的课件,主要讲解了不同存储类型的对象在调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时的规则。内容涵盖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概念,如类、对象、属性和行为,以及封装的概念。此外,还提到了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区别,并强调了消息在对象间的通信作用。" 在C++编程中,对象的生命周期和构造/析构函数的调用与它们的存储类型密切相关。以下是关于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全局对象:全局定义的对象在程序开始执行时(即在main函数之前)调用构造函数初始化,而在程序正常结束时调用析构函数进行清理。这种情况下,全局对象的生命周期贯穿整个程序执行。 2. 局部对象: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对象,其构造函数会在对象声明时被调用,而析构函数则在退出该对象的作用域(通常是函数结束)时被调用。这意味着局部对象的生命周期仅限于函数的执行过程。 3. 静态局部对象:用`static`修饰的局部对象,其构造函数会在程序首次遇到对象定义时调用,而析构函数在程序结束时调用。静态局部对象不随函数的每次调用而重新创建,只创建一次。 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概念包括: - **属性(Attribute)**:对象的状态或特征,通常由数据成员表示。 - **行为(Behavior)**:对象能够执行的操作,通过成员函数(方法)实现。 - **封装(Encapsulation)**:隐藏对象的内部实现,只对外提供接口进行交互,降低复杂性和耦合度。 C++中,对象由数据(属性)和函数(行为)两部分组成,每个对象都是独立的实体,可以独立执行操作。面向对象编程与面向过程编程的主要区别在于: - **面向过程**:关注函数和算法,数据和操作是分离的,多个函数可以操作同一组数据。 - **面向对象**:关注对象和消息传递,数据和操作封装在一起,通过消息(函数调用)控制对象的行为。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组成可以概括为一系列对象的组合,通过消息传递(函数调用)协调它们之间的交互,以完成整体任务。设计良好的对象和有效利用消息传递是成功实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