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靠突触下的递归神经网络人口比率编码研究

2 下载量 15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4 收藏 1.2MB PDF 举报
"该文研究了递归神经元网络中的人口比率编码,尤其是在不可靠突触环境下的表现。文章指出,神经元间的通信存在不确定性,但大部分研究假设突触交互是确定性的。作者通过随机开关过程模拟不可靠突触传递,发现低噪声环境下,适当的成功传输概率可以提高编码性能;而在高噪声环境中,突触交互会降低性能。突触参数,如兴奋性突触强度、抑制性和兴奋性突触相对强度及突触时间常数,对编码性能有显著影响。数值模拟显示,网络编码动态不能仅通过神经递质的平均接收量来解释,并且网络随机性与突触不可靠性有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影响。" 在递归神经元网络的研究中,"不可靠突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神经元之间通信的真实复杂性。传统的模型通常假设突触传递是确定性的,即每次神经元发放尖峰时,其信号都能准确无误地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然而,实验数据表明这种假设并不准确,突触传递存在着随机性和不可靠性。 本研究中,"人口比率编码"是指神经网络如何通过群体神经元的活动速率来编码信息。在这种编码方式下,信息不是由单个神经元的活动决定,而是由整个神经元群体的平均活动水平表示。研究者使用随机开关过程来模拟这种不可靠性,这允许他们分析不同噪声水平下网络的编码效率。 当噪声较弱时,研究发现适当的成功传输概率可以增强编码性能。这可能是因为适度的突触不确定性能够增加网络的并行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相反,在高噪声环境下,突触的不可靠性可能导致信息的丢失或混淆,从而降低编码效率。 此外,突触参数的调整对编码性能有着显著影响。例如,兴奋性突触的强度决定了神经元激发的容易程度,而抑制性突触与兴奋性突触的相对强度则影响网络的平衡状态。突触时间常数则影响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持久性。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改变网络的整体动态,进而影响人口比率编码的效果。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者还发现网络编码的动态并非仅仅由每个神经元接收的神经递质平均数量决定,这暗示了网络内部的复杂相互作用在编码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他们对比了随机神经元网络与不可靠突触网络的结果,揭示了网络随机性与突触不可靠性在定性效果上的相似性,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这项工作加深了我们对神经网络信息处理机制的理解,特别是在考虑了实际生物学条件下的突触不可靠性时。这对于开发更接近生物真实情况的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理解大脑如何在噪声中高效编码和处理信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