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大冶高陡边坡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9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1.3MB PDF 举报
"层次分析法在大冶高陡边坡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 (2010年)" 本文探讨了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在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高陡边坡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大冶铁矿作为我国重要的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其安全问题尤为关键,尤其是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转向地下开采,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研究者基于野外实地考察,结合岩体结构、地质构造等因素,将高陡边坡划分为8个区域。通过对这些区域的详细研究,确定了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1. 岩土类型和性质:不同类型的岩土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对边坡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2. 岩体结构及地质构造:裂隙、节理、断层等构造特征影响边坡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 3. 地形地貌:坡度、坡向、地形复杂度等都会影响雨水径流和土体稳定性。 4. 水:地下水位、降雨渗透、水分蒸发等水文条件对边坡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 5. 诱发因素:人为开采活动、地震、气候变化等可能引发的动态影响。 接下来,文章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这是一种将复杂决策问题分解为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的方法。通过专家打分平均法,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主观定量赋值,进而通过计算得到各区域的相对危险性程度。这种方法能够结合专家经验和数据分析,提供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结果。 研究表明,Ⅵ区被确定为最不稳定的区域,而Ⅰ区和Ⅲ区则为不稳定区,Ⅴ区和Ⅶ区被评定为欠稳定区。这些结果为矿山公园的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确保游客和采矿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文章还指出,传统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如极限平衡理论、塑性极限分析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实际问题的分析需求。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展示了如何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中,利用这种方法进行高陡边坡的危险性评估,为类似地区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