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观测到B+→ψ(2S)ϕ(1020)K+衰变:CMS实验8TeV数据
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6
收藏 916KB PDF 举报
"在s = 8TeV的pp碰撞中观察到衰变B +→ψ(2S)ϕ(1020)K +"
这篇论文是关于在高能物理实验中的一个重大发现,具体是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CMS(Compact Muon Solenoid)实验中,利用7月2016年接收的数据,首次观察到了B+粒子衰变成ψ(2S)和ϕ(1020)两个介子以及一个正K+介子的过程。这个衰变过程的全称是B +→ψ(2S)ϕ(1020)K +,其中ψ(2S)是J/ψ介子的激发态,而ϕ(1020)是一种由两个奇异夸克组成的矢量介子。
在8TeV能量的质子-质子(pp)碰撞中,CMS合作组收集了19.6 femtobarns(fb^-1)的综合光度数据,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样本,能够提供足够的统计力量来探测这种罕见的B粒子衰变。通过使用B +→ψ(2S)K +作为基准(归一化)模式,研究者们计算了B +→ψ(2S)ϕ(1020)K +的分支比。分支比是描述粒子衰变概率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特定衰变模式发生的频率相对于所有可能衰变方式的总和。
实验结果表明,这个衰变的分支比为(4.0±0.4(stat)±0.6(syst)±0.2(B))×10^-6。这里,误差包括统计误差(stat)、系统误差(syst)和与归一化通道的分支比测量相关的不确定性(B)。这意味着,尽管存在一定的误差范围,但可以非常确定地观察到这种衰变现象,并且它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这项研究对B介子物理学有着重要的贡献,因为B粒子衰变的研究是理解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特别是弱相互作用和CP(Charge Parity)违反现象的关键。CP违反是宇宙中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的理论基础,对于解释为何我们的宇宙主要由物质而非反物质组成至关重要。
此外,这项工作还涉及到了罕见B衰变的研究,这些衰变通常与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效应有关。因此,对这类衰变的精确测量不仅可以检验现有理论的预测,也可能揭示潜在的新物理现象。
这篇论文标志着在LHC的CMS实验中,对B+粒子衰变性质的深入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它提供了关于基本粒子行为的宝贵数据,有助于科学家们更深入地理解宇宙的基本法则。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0-04-24 上传
2020-04-30 上传
2020-03-24 上传
2020-05-05 上传
2020-04-07 上传
2020-03-29 上传
weixin_38747087
- 粉丝: 77
- 资源: 1267
最新资源
- WordPress作为新闻管理面板的实现指南
- NPC_Generator:使用Ruby打造的游戏角色生成器
- MATLAB实现变邻域搜索算法源码解析
- 探索C++并行编程:使用INTEL TBB的项目实践
- 玫枫跟打器:网页版五笔打字工具,提升macOS打字效率
- 萨尔塔·阿萨尔·希塔斯:SATINDER项目解析
- 掌握变邻域搜索算法:MATLAB代码实践
- saaraansh: 简化法律文档,打破语言障碍的智能应用
- 探索牛角交友盲盒系统:PHP开源交友平台的新选择
- 探索Nullfactory-SSRSExtensions: 强化SQL Server报告服务
- Lotide:一套JavaScript实用工具库的深度解析
- 利用Aurelia 2脚手架搭建新项目的快速指南
- 变邻域搜索算法Matlab实现教程
- 实战指南:构建高效ES+Redis+MySQL架构解决方案
- GitHub Pages入门模板快速启动指南
- NeonClock遗产版:包名更迭与应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