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语言模型提升跨域命名实体识别:STM+ELMO的比较

0 下载量 19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1.37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跨域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的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NER)技术,特别是利用跨域语言模型进行迁移学习的方法。标题"使用跨域语言建模的跨域NER"聚焦于如何有效地整合源领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领域(target domain)的数据,以提高命名实体识别的性能。 文章的核心内容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多任务学习(Multi-task Learning, MULTITASK)**:这种方法是同时训练源领域和目标领域的NER模型,借鉴了Yang等人(2017)的工作,通过共享部分参数来增强模型泛化能力。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利用两个领域的共同特征,但需要处理不同标签集的问题。 2. **Fine-tuning**:与多任务学习不同,Fine-tuning是在预训练模型(如ELMo)的基础上,针对目标领域数据进行微调,仅调整特定层以适应新的任务。这种方法确保了模型对新环境的适应性,但也可能导致参数量较大,对源领域知识保留程度有限。 3. **STM+ELMO**:这是一种结合上下文化的ELMo表示和序列标注模型(STM)的独特策略。它直接混合源域和目标域原始数据进行训练,生成一个上下文化的表示,然后作为输入用于STM-TARGET模型,这种方式利用了源数据的上下文信息,展示了不同的迁移策略。 4. **训练迭代效果**: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训练迭代次数的增加,所有模型的性能普遍提升,并在100次迭代后趋于稳定。这表明适当的迭代次数对于模型收敛至关重要。跨域迁移学习方法,包括 Fine-tune 和 Multi-task,相较于不使用源领域数据的STM-TARGET方法,表现出更强的性能,证明了源领域数据的有效利用价值。 5. **STM+ELMO的优势**:STM+ELMO模型在性能上优于Fine-tune和Multi-task,显示出其在跨域情况下利用深度上下文信息的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捕捉和转移源领域知识到目标领域。 总结来说,本文通过对跨域语言建模在跨域NER任务中的应用,强调了多任务学习、Fine-tuning和结合上下文化模型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迭代训练和迁移学习策略优化命名实体识别的性能。这些研究成果为实际的语言模型迁移和跨语言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