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Binder:原理、源码与实战解析
1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268KB PDF 举报
"Binder机制原理、源码、AIDL,IBinder,Binder,IInterface,BinderDriver,需要的都在这里了"
Binder是Android系统的核心组件,它构建了一个高效的进程间通信(IPC)框架,使得不同进程间能够安全、高效地交换数据。在Android中,由于每个应用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它们不能直接访问其他进程的数据,因此需要一种机制来跨越进程边界进行通信。Binder就是为此设计的,它不仅提供了通信手段,还强化了系统的安全性。
Android为何选择自定义Binder而非使用Linux原生的IPC方案,如管道、信号或socket?主要原因是安全性和性能。Linux原生IPC方式往往难以直接携带进程身份信息,容易被伪造,而Binder通过uid和pid来识别进程,提高了安全性。此外,Binder仅需一次内存拷贝,效率远高于其他IPC方式,满足了Android系统中频繁的进程间交互需求。
Binder机制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组件:
1. **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AIDL是一种接口定义语言,用于描述服务的接口,使得客户端和服务端能共享相同的接口定义,进而实现跨进程通信。AIDL文件会自动生成对应的Java代码,帮助开发者处理通信细节。
2. **IInterface**:这是Binder接口的基类,定义了Binder通信的基本方法,如`transact()`,它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3. **IBinder**:IInterface的具体实现,代表了实际的 Binder 对象,它是跨进程通信的实际载体。
4. **Binder**:Android中的本地对象,实现了IBinder接口,处理具体的Binder通信逻辑。当进程间的通信请求到达时,Binder对象会在目标进程的上下文中创建代理对象,代理对象与服务端的Binder对象通过`transact()`方法进行通信。
5. **BinderDriver**:位于内核层的驱动程序,负责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之间传递消息。当用户空间的Binder调用`transact()`时,数据会被复制到内核缓冲区,然后由BinderDriver转发到目标进程,目标进程的Binder驱动将数据从内核缓冲区取出,传递给目标Binder对象。
在理解了基本原理后,开发者可以通过手动编写代码,不依赖AIDL工具,实现Binder通信。这通常涉及创建自定义的Binder类,实现IInterface,然后在服务端暴露该Binder,客户端通过获取服务端的Binder引用来进行通信。
通过深入理解Binder的原理、源码分析以及实际操作,开发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Android系统的运行机制,这对于开发涉及服务交互、跨进程通信的应用至关重要。虽然文中提到了使用伪代码,但无论是Kotlin、Java还是其他语言,Binder的核心概念和流程是通用的。
2019-03-12 上传
2014-12-23 上传
2021-01-06 上传
2022-04-13 上传
837 浏览量
2019-04-02 上传
2022-01-11 上传
2021-06-14 上传
2020-09-01 上传
weixin_38577551
- 粉丝: 6
- 资源: 939
最新资源
- 前端协作项目:发布猜图游戏功能与待修复事项
- Spring框架REST服务开发实践指南
- ALU课设实现基础与高级运算功能
- 深入了解STK:C++音频信号处理综合工具套件
-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软件无线电实验资料汇总
- CGSN数据解析与集成验证工具集:Python和Shell脚本
- Java实现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开发教程
- Change-OEM: 用Java修改Windows OEM信息与Logo
- cmnd:文本到远程API的桥接平台开发
- 解决BIOS刷写错误28:PRR.exe的应用与效果
- 深度学习对抗攻击库:adversarial_robustness_toolbox 1.10.0
- Win7系统CP2102驱动下载与安装指南
- 深入理解Java中的函数式编程技巧
- GY-906 MLX90614ESF传感器模块温度采集应用资料
- Adversarial Robustness Toolbox 1.15.1 工具包安装教程
- GNU Radio的供应商中立SDR开发包:gr-sdr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