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通信协议解析:同步与异步,从基本概念到接口标准

需积分: 1 0 下载量 13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786KB PPT 举报
"串行通信是微型计算机原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数据传输的方式和协议。串行通信的特点包括制定协议区分数据和联络信息,同步和异步两种信息格式,需要逻辑电平转换,并能利用现有信道和接口实现通信。通信协议属于OSI七层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分为异步和同步通信协议。异步协议简单但效率低,适合慢速小数据量传输,同步协议则效率高、速率快,常用于网络通信。同步协议又细分为面向字符、比特和字节的同步协议。串行接口标准如RS-232C、RS-422、RS-423和RS-485提供了不同性能的通信能力。串行接口的任务包括串并转换、数据格式化、可靠性校验和联络控制。8251A是一种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支持同步和异步通信。" 串行通信是计算机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它将数据逐位按顺序传输,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在物理线路上使用较少的通道,但传输速度通常较慢。在串行通信中,为了确保数据正确传输,会制定特定的通信协议。这些协议规定了数据的格式、同步方式、速度、校验方法等,如起止式(异步)通信协议和同步通信协议。 异步通信协议,也称为起止式通信,其特点是每组数据前后都有特定的起始和停止位,中间是数据位和可能的校验位。这种协议简单,适合低速和小数据量的传输。而同步通信协议则不依赖单独的起始和停止位来同步接收和发送端,而是通过同步字符或时钟信号保持数据流的同步,因此传输效率和速率较高,适合高速和大量数据的网络通信。 串行接口标准如RS-232C是早期广泛使用的接口,定义了电气特性和物理连接。RS-422、RS-423和RS-485则在传输速率和距离上有所提升,增加了信号引脚和改善了电气特性,适应更广泛的通信环境。 串行接口芯片如Intel 8251A能够实现通用同步/异步接收和发送功能,不仅支持异步起止式通信,还能处理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通信效率。这些接口芯片在实现串行通信任务时,不仅完成串并转换,还要负责数据的格式化、错误检测和纠正,以及与外部设备的交互控制。 串行通信在微型计算机原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基本概念和协议机制是理解和实现高效、可靠的串行数据传输的关键。通过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现各种串行通信系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