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社会学体系构建:内部与外部视角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2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470KB PDF 举报
"“内部工程社会学”与“外部工程社会学”U+F020――建构工程社会学体系的一种尝试U+F020 (2015年)" 这篇论文探讨了工程社会学这一新兴领域的理论构建,特别是针对在中国的工程社会学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中,工程社会学在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已经涌现出“工程共同体论”、“社会评价论”和“建设工程系统论”三种主要的研究范式。每种范式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工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工程社会学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田鹏和陈绍军批判性地回顾了这三种研究范式,强调它们在工程社会学建构中的作用和意义。他们认为,尽管这些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但对工程社会学的系统性理解尚不统一。 论文借鉴了英国科学社会学家约翰·齐曼的科学社会学知识分类方法,将工程社会学体系分为“内部工程社会学”和“外部工程社会学”。内部工程社会学关注的是工程实践内部的运作机制,包括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决策过程和技术创新等内容,而“工程域”是其核心概念,指的是工程活动发生的特定领域或行业。 另一方面,外部工程社会学则关注工程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如社会影响、公众参与和社会责任等议题。“工程社区”成为这个领域的关键概念,它涵盖了与工程相关的各种社会群体,如利益相关者、受影响的居民和政策制定者等。 通过区分这两个方面,论文旨在为工程社会学提供一个更全面的框架,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作者们认为,这种划分有助于推动工程社会学的发展,使其在社会学的学科体系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工程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工程社会学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论文对未来工程社会学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它将在社会科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对工程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深入理解和有效治理。 关键词:内部工程社会学;外部工程社会学;工程域;工程社区 这篇论文反映了工程社会学作为一门跨学科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在构建理论体系方面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对现有研究范式的批判性审视和新的理论框架的提出,作者们为工程社会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