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M2基因多态性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生产性状关联研究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308KB PDF 举报
本研究论文《猪GSTM2基因的多态性及与生产性状相关性分析》发表于2011年的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第42卷第6期,由王嘉博、祝继原、广鑫、杨少成和刘坤等人合作完成。母猪的产仔性状,如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是衡量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也是猪育种工作的重要关注点。研究者们针对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u亚基(GSTM2)基因,该基因在母猪生殖系统的免疫和生长发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通过PCR-SSCP方法,研究团队分析了GSTM2基因中的GST11I2单核苷酸多态性。他们的发现表明,G2、G5和G7三个位点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特别地,这些位点中AB基因型个体的总产仔数平均值最高,这证实了杂合基因型通常具有优于纯合基因型的表现,这与遗传学理论相吻合。 除了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外,研究还发现G2位点对窝平均初生重有显著影响。这项工作不仅提供了对GSTM2基因多态性的深入了解,还首次揭示了基因与母猪生产性状如产仔数量和初生窝重之间的关联性。这些数据对于猪遗传改良和育种策略具有重要价值,为理解母猪繁殖性能的遗传基础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资料。 此外,研究还得到了基因与性状之间关系的第一手实验数据,这对于未来针对GSTM2基因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提升母猪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引用了相关的研究文献,如关于细胞粘附分子与胚胎着床的研究,以及关于GSTM2基因功能的国际研究,为整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该研究得到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显示出国家对猪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视。王嘉博作为主要贡献者,硕士学历且专注于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而通讯作者刘坤教授则是猪遗传繁育及家畜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家。这表明研究团队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实力。 这篇论文提供了一个关于母猪GSTM2基因多态性和其对生产性状影响的深入探究,为改善母猪繁殖性能和推动养猪业的科技进步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