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规模系统复杂性的架构模式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1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8 收藏 326KB PDF 举报
开发大规模系统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特别是在处理高度互联的系统时。本文主要来源于Rational Software Corporation的模式小组资料,基于Ivar Jacobson、Karin Palmkvist和Susanne Dyrhage在1995年ROAD杂志上的文章"Systems of Interconnected Systems"。作者结合了大规模系统开发实践经验,并将其与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RUP) 版本5.1和统一建模语言(UML)相结合。 文章首先回顾了历史记录,指出本文的理论基础源于对多个大型项目的经验总结。在开发过程中,随着系统的规模扩大,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变得更加复杂,涉及到一套更复杂的工件管理和更多的资源协调。为了应对这种复杂性,文中提出了一种架构模式,即“互连系统构成的系统”,这是一种结构化的框架,有助于有效地管理新增的复杂度。 在这样的系统中,大型的、复杂的系统如命令和控制系统被分解为若干独立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负责系统的一部分功能,它们通过互连系统相互协作,共同实现整个超系统的功能。上级系统负责整体性能,而从属系统则代表整体的一部分。这种划分使得从属系统可以在生命周期内独立管理,包括销售和交付阶段,同时也便于灵活地扩展到其他上级系统中。 文章强调,识别一个系统是否属于互连系统构成的类型并非一开始就明确,可以从小型系统的视角开始。图1展示了上级系统如何通过互连系统实现,例如系统A、B和C分别对应子系统a、b和c。区分上级系统和从属系统的主要优点在于提高了管理效率,使得开发过程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总结部分,开发大规模系统需要理解和运用适当的架构模式,以确保各个部分的有效协作和独立管理。同时,Rational Unified Process和统一建模语言的整合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最后,文章列出了参考资料,供读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