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体系结构与虚实地址转换:段页式系统解析

需积分: 35 4 下载量 10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7.05MB PPT 举报
"该资源是华工计算机组成复习的PPT,主要讲解了虚实地址的变换过程在段页式管理中的应用,并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从硬件的数字逻辑层到软件的高级语言层。内容涵盖了通用计算机分类、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的五个层次以及计算机体系结构、组成和实现的物理概念。还提到了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其发展,强调了从以运算器为中心向以存储器为中心的转变。" 在计算机科学中,虚实地址的转换是操作系统中内存管理的关键部分,特别是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这种系统结合了段式和页式内存管理的优点,将程序的逻辑地址分解为段号和段内页号,再将这些转化为实际的物理内存地址。 首先,虚地址分为两部分:段号和页号。段号指示了程序中的逻辑段,而页号则在每个段内标识特定的页面。在转换过程中,操作系统会维护一个段表和一个页表。段表记录了每个段在内存中的起始位置(基地址),而页表则记录了每个页面在段内的偏移量以及对应的物理页框号。 当一个虚地址被访问时,处理器首先根据段号在段表中查找对应段的基地址。然后,将这个基地址与页号相加,再加上页内偏移量,得到最终的物理地址。这个过程涉及到硬件的地址转换逻辑,通常由MMU(内存管理单元)执行。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从底层的数字逻辑层到高层的高级语言层,每一层都为上一层提供服务。硬件层面包括数字逻辑层、微体系结构层和指令系统层,分别决定了如何进行信息的存储、运算和加工,如何设计功能部件和指令集。软件层面则从微程序设计层到高级语言层,逐步抽象出更易使用的编程环境。 计算机体系结构定义了程序员看到的机器特性,如冯·诺依曼架构,它规定了存储程序方式、顺序执行指令、定长一维线性存储器等特征。计算机组成则关注这些特性的逻辑实现,包括数据流和控制流的设计。最后,计算机实现涉及物理器件和技术,如处理机、主存的制造工艺和组装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冯·诺依曼架构从以运算器为中心转变为以存储器为中心,通过并行处理和高速缓存等技术提高了系统性能。这一演变反映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优化,以适应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