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类图斑符号化问题与ArcGIS标准分幅图生产解决策略
需积分: 25 2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6.34M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使用ArcGIS进行地类图斑符号化以及标准分幅图制作与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介绍了1:10000标准分幅图的各种类型及其数据组织格式。
在地类图斑符号化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常见问题需要注意:
1. 对于面积较大的地类图斑,填充符号过于密集,为避免视觉混乱,通常会进行1-3倍的抽稀处理,同时相应增加图斑编号的标注,以确保信息清晰可读。
2. 针对小图斑和长条形图斑,可能需要手动干预其符号和编号的标注,以便更好地适应屏幕或纸张空间,保证图形的美观和信息的准确传递。
3. 对于铁路用地、采矿用地、水工建筑、设施农用地、特殊用地等特定类型的面状图斑,其符号可能需要根据图斑面积进行适当的点状符号调整,以更直观地反映实际情况。
4. 填充符号与边界线的相互覆盖可能导致符号显示不完整,解决方法是调整符号大小或位置,确保边界线与填充符号之间的清晰分离。
标准分幅图制作与生产是GIS应用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农村土地调查中。2010年7月的标准分幅图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1. 1:10000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展示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分布情况。
2. 1:10000标准分幅基本农田分布图,用于记录和分析重要的农业用地。
3. 1:10000标注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显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界限。
4. 1:10000标准分幅耕地(园地)坡度分级图,反映地形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 1:10000标准分幅遥感影像图,提供区域的遥感图像,辅助识别土地特征。
在数据组织形式上,通常每个图幅号对应一个MDB数据库,包含各种图层的MXD工程文件,如土地利用现状图、基本农田分布图等,以及对应的TIFF影像文件。所有数据以ArcGIS的个人数据库格式提交,投影采用3°分带高斯—克吕格投影,跨带投影的图幅需提供标准分幅的成果数据。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应遵循一定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包括数据预处理、符号化设计、图层管理、地图布局以及成果输出等步骤。在处理不同类型的图斑时,需要结合具体需求灵活调整符号化策略,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信息传达。同时,对于跨带投影的数据,要确保在数据库中正确处理,以便进行有效的地理分析和制图工作。
199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698 浏览量
104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3bc4fd04144243b9b5d9f446f801a449_weixin_42191480.jpg!1)
辰可爱啊
- 粉丝: 20
最新资源
- MyEclipse 6 Java 开发基础教程
- 自动化测试工具JTEST详解与优势
- Voice XML与CTI接口:Open VXI在)*+系统中的应用
- Struts框架入门教程:从零开始探索
- 使用Struts构建JAVAWeb MVC模式教程
- SSH框架配置教程:Struts+Spring+Hibernate实战指南
- 嵌入式操作系统:现状、趋势与关键技术
- 深入理解Linux内核0.11:全面注释解析
- C语言:从概论到C++的发展历程
- JSP2.0技术手册:入门到精通
- JDK5.0新特性:自动封箱与静态导入
- IEEE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指南:构建专业基础
- YM12864显示器接口测试程序
- C++编码规范提升可读性:书法般的编程艺术
- PerlCookbook:Perl编程实用宝典
- NS2中文手册:详解与翻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