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引导:Bootloader调用详解

需积分: 30 1 下载量 16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5 收藏 1.62M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Linux Bootloader的调用内核过程,以及Bootloader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工作模式。在启动Linux内核时,Bootloader需要确保CPU寄存器、模式、MMU和Cache的正确设置。" Bootloader是嵌入式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系统加电后运行的第一段代码,类似于个人计算机的BIOS。Bootloader的主要任务是初始化系统硬件,如CPU、内存、外设,并为加载操作系统内核或应用程序创建合适的环境。在嵌入式系统架构中,Bootloader位于固态存储设备上,加电后自动启动,其后依次进行操作系统、根文件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的加载。 在调用Linux内核这个关键步骤中,Bootloader执行以下操作来确保顺利进行: 1. **CPU寄存器设置**:Bootloader会设置CPU的R0寄存器为0,R1寄存器为机器类型ID,而R2寄存器则指向启动参数列表在RAM的起始地址。这些参数对于内核识别硬件配置至关重要。 2. **CPU模式**:CPU需要切换到服务模式(SVC模式),并且必须禁用中断(包括IRQs和FIQs)。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在加载内核时受到意外的中断干扰。 3. **MMU和Cache设置**:为了简化初始阶段的处理,MMU(内存管理单元)会被关闭,而指令Cache可以开启或关闭。不过,数据Cache必须关闭,以避免数据一致性问题。 Bootloader的工作模式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Bootloader一般用汇编语言编写,因为此时系统硬件资源非常有限,它负责初始化基本硬件,如CPU、内存,并将控制权传递给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Bootloader由高级语言编写,执行更复杂的任务,如加载内核映像、设备驱动等,并可能提供交互式命令接口。 以viviBootloader为例,它是Bootloader的一种实现,其源代码分析和接口命令等内容可以帮助开发者理解Bootloader的工作原理和定制方法。在修改和移植vivi源代码时,开发者需要考虑目标平台的硬件特性以及Bootloader与内核之间的接口约定。 通过上述流程,Bootloader成功地为Linux内核创建了运行所需的环境,使得内核能够接管系统控制,进一步初始化硬件,加载驱动程序,建立内存映射,最终启动用户空间的应用程序。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理解Bootloader的工作机制对于优化系统启动时间和提高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