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课程-蔡宣平教授讲解概率密度函数可分性判据

需积分: 36 13 下载量 11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16.58MB PPT 举报
"蔡宣平教授的模式识别课程讲义主要涵盖了模式识别的基础概念、方法和算法原理,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提供了相关的教材和参考文献。课程内容包括聚类分析、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统计判决、学习与错误率估计、最近邻方法以及特征提取和选择等。" 在模式识别领域,基于类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可分性判据是评估不同类别数据分布之间区分度的重要工具。J.B. Bhattacharyya判据(Bhattacharyya Coefficient)是一个常用的衡量标准,它通过计算两个概率密度函数的乘积积分来评估它们的相似性。这个判据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评估在特征空间W中,两类数据点被正确分类的可能性。 Bhattacharyya判据的计算公式为: \[ B_J = \int_W \sqrt{p(x)p_r(x)} dx \] 其中,\( p(x) \) 和 \( p_r(x) \) 分别代表两个类别的概率密度函数。当Bhattacharyya判据接近于0时,两类数据的分布差异大,分类效果好;反之,如果Bhattacharyya判据接近于1,则表示两类数据分布重叠严重,分类困难。 此外,Bhattacharyya判据还可以变形为Bhattacharyya距离,用于衡量两个概率分布的相对距离。在最小误判概率准则下,误判概率与Bhattacharyya距离有关,可以帮助优化分类器的设计。 课程中,蔡宣平教授强调了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旨在使学生掌握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不仅包括理论讲解,还注重实例教学,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内容应用于实际的项目中。同时,课程设置了不同层次的要求,从基本的课程学习到深入的课题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教材和文献列举了几本模式识别的经典著作,包括孙即祥的《现代模式识别》、吴逸飞译的《模式识别-原理、方法及应用》以及李晶皎等译的《模式识别(第三版)》,这些都是深入学习和研究模式识别的重要资料。 课程内容详细规划了从引论到特征提取等多个主题,让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模式识别的核心要素,通过上机实习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提升实际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