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轩田机器学习技法:RBF网络详解与SVM的关联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15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1 收藏 2.32MB PDF 举报
本篇笔记是林轩田教授《机器学习技法》课程的第14讲,主题聚焦于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径向基函数网络),这是神经网络的一个特殊变种,它将之前讨论的径向基函数和神经网络概念结合起来。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也称为RBF网络,是一种基于Gaussian Kernel(高斯核)的模型,这种核函数因其形式类似于测量新输入点(x)与支持向量(SVs)中心的距离而得名。 在SVM中,Gaussian Kernel用于实现非线性分类,通过在高维空间中构建一条"粗壮"的决策边界。在RBF网络中,这种思想被扩展到整个网络结构中,其中每个神经元的响应仅仅依赖于输入点到该神经元中心的距离。这里的“基础函数”指的是高斯函数,它们被线性组合来形成网络的预测输出。 RBF网络的Hypothesis函数可以表达为: \[ \text{RBFNetworkHypothesis}(x) = \sum_{i=1}^{N_s} w_i e^{-\gamma||x - \mathbf{x}_i||^2} \] 其中,\( N_s \) 是支持向量的数量,\( w_i \) 是对应的支持向量的权重,\( \mathbf{x}_i \) 是支持向量的位置,\( || \cdot || \) 表示欧几里得距离,\( \gamma \) 是控制函数形状的参数。指数项反映了距离的衰减效应,距离越小,权重越大,反之亦然。这种结构使得网络能够捕捉输入数据的局部模式,并且对于远离支持向量的点,其影响逐渐减小。 RBF网络的训练过程涉及到权重的确定,通常通过调整参数来最小化训练误差,类似于神经网络中的反向传播算法。然而,与深度学习相比,RBF网络通常没有预训练阶段,而是直接在初始设置下进行优化。此外,正则化仍然是防止过拟合的关键手段,因为它限制了模型的复杂度。 RBF网络在机器学习领域中主要用于解决非线性问题,特别是在回归和模式识别任务中,它的特点是简单、易于理解,且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能取得良好的性能。然而,与深度学习相比,其表达能力和适应复杂场景的能力相对较弱。理解RBF网络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深入理解核方法和神经网络的连接,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模型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