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红外发射与接收C语言程序实现
需积分: 47 10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收藏 187KB DOC 举报
"这篇资源提供了一个使用C语言编写的红外收发程序,适用于51单片机,并已在Keil uVision4环境下验证无误。该程序包括红外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主要涉及到单片机控制红外信号的发送与接收,以及相关定时和延时函数的实现。"
红外收发程序在单片机应用中广泛用于遥控器、无线通信等领域。51单片机因其结构简单、易于编程,常被用于教学和简单的电子设备设计。在本程序中,关键部分包括初始化设置、延时函数、38kHz红外信号的产生以及数据编码与解码。
1. **初始化设置**:`init()` 函数主要用于配置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引脚。例如,`sbit LED = P1^0;` 定义LED为P1口的第0位,用于指示红外发射状态;`sbit out = P3^7;` 定义红外发射管脚为P3的第7位。
2. **延时函数**:`delay()` 和 `delayms()` 用于实现微秒和毫秒级别的延时。在单片机程序中,由于硬件限制,往往需要通过循环计数来实现精确的延时。`_nop_()` 是单片机的空操作指令,用于占用CPU时间,以达到延时目的。
3. **38kHz红外信号产生**:`khz()` 函数用于产生38kHz的载波信号,这是许多红外遥控系统中的标准频率。通过在高低电平之间切换,实现特定的脉冲宽度,从而满足38kHz的频率要求。
4. **数据编码与发送**:`fashu()` 函数负责将数据编码并发送出去。它首先发送一个3ms的38kHz脉冲作为起始信号,然后逐位处理数据,根据数据位的0或1决定发送1ms还是1.5ms的38kHz脉冲。`num=num>>1;` 表示右移一位,依次处理每一位数据。
5. **接收端处理**:虽然资源中未提供接收程序,但在实际应用中,接收端会检测38kHz的信号,并通过解码过程还原原始数据。接收端通常也需要类似的延时函数和信号检测机制。
这个程序对理解红外通信的基本原理和51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具有一定的学习价值。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延时参数,适应不同红外遥控系统的需求,或者进一步扩展到其他类型的单片机和通信协议。
2009-07-17 上传
2022-03-19 上传
2022-03-19 上传
2013-07-03 上传
2023-04-11 上传
2023-04-11 上传
一天一页回忆
- 粉丝: 0
- 资源: 1
最新资源
- 探索数据转换实验平台在设备装置中的应用
- 使用git-log-to-tikz.py将Git日志转换为TIKZ图形
- 小栗子源码2.9.3版本发布
- 使用Tinder-Hack-Client实现Tinder API交互
- Android Studio新模板:个性化Material Design导航抽屉
- React API分页模块:数据获取与页面管理
- C语言实现顺序表的动态分配方法
-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固溶体催化剂制备技术揭秘
- VS2013环境下tinyxml库的32位与64位编译指南
- 网易云歌词情感分析系统实现与架构
- React应用展示GitHub用户详细信息及项目分析
- LayUI2.1.6帮助文档API功能详解
- 全栈开发实现的chatgpt应用可打包小程序/H5/App
- C++实现顺序表的动态内存分配技术
- Java制作水果格斗游戏:策略与随机性的结合
- 基于若依框架的后台管理系统开发实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