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红外发射与接收C语言程序实现

需积分: 47 16 下载量 10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收藏 187KB DOC 举报
"这篇资源提供了一个使用C语言编写的红外收发程序,适用于51单片机,并已在Keil uVision4环境下验证无误。该程序包括红外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主要涉及到单片机控制红外信号的发送与接收,以及相关定时和延时函数的实现。" 红外收发程序在单片机应用中广泛用于遥控器、无线通信等领域。51单片机因其结构简单、易于编程,常被用于教学和简单的电子设备设计。在本程序中,关键部分包括初始化设置、延时函数、38kHz红外信号的产生以及数据编码与解码。 1. **初始化设置**:`init()` 函数主要用于配置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引脚。例如,`sbit LED = P1^0;` 定义LED为P1口的第0位,用于指示红外发射状态;`sbit out = P3^7;` 定义红外发射管脚为P3的第7位。 2. **延时函数**:`delay()` 和 `delayms()` 用于实现微秒和毫秒级别的延时。在单片机程序中,由于硬件限制,往往需要通过循环计数来实现精确的延时。`_nop_()` 是单片机的空操作指令,用于占用CPU时间,以达到延时目的。 3. **38kHz红外信号产生**:`khz()` 函数用于产生38kHz的载波信号,这是许多红外遥控系统中的标准频率。通过在高低电平之间切换,实现特定的脉冲宽度,从而满足38kHz的频率要求。 4. **数据编码与发送**:`fashu()` 函数负责将数据编码并发送出去。它首先发送一个3ms的38kHz脉冲作为起始信号,然后逐位处理数据,根据数据位的0或1决定发送1ms还是1.5ms的38kHz脉冲。`num=num>>1;` 表示右移一位,依次处理每一位数据。 5. **接收端处理**:虽然资源中未提供接收程序,但在实际应用中,接收端会检测38kHz的信号,并通过解码过程还原原始数据。接收端通常也需要类似的延时函数和信号检测机制。 这个程序对理解红外通信的基本原理和51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具有一定的学习价值。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延时参数,适应不同红外遥控系统的需求,或者进一步扩展到其他类型的单片机和通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