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驱动农业现代化:现状与挑战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30 收藏 1.18MB DOCX 举报
该论文主要探讨的是“赵国承论文修改一次正文1”,聚焦于“农业物联网在‘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与影响”。在绪论部分,作者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1.1 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如工业化进程加速、城市化进程、人口增长带来的农产品需求增加和质量要求提高,传统农业面临的挑战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和耕地资源压力增大,使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加快农业现代化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个背景下,传统的农业监测方式,如依赖农户经验,已无法满足高效、精准的需求,因此,引入物联网技术进行远程农业监测与控制显得尤为关键。物联网技术能够解决人工监测耗时费力、信息不准确的问题,有助于提升农业决策水平和保证农产品质量。 1.1.2 选题意义: 通过物联网技术,尤其是STM32单片机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农田的实时监控和精确管理,从而改善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加产量,进而提高农户的收入。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也是推动信息化与农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 1.2 农业物联网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洲在农业物联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美国农场主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灾害预警和病虫害防治,效果显著。以色列因其土地资源有限和气候条件,通过发展物联网农业,如滴灌技术和土壤数据分析,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水资源管理。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农业物联网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许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始探索物联网在种植管理、农产品追踪、农业气象服务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在物联网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上还有一定差距,但仍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总结来说,这篇论文关注的核心是农业物联网如何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结合物联网技术,论文旨在推动我国农业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农业经济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