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Codd模型与范式发展概述

需积分: 4 0 下载量 3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603KB PPT 举报
关系数据库简介是数据库系统中的核心概念,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IBM公司的E.F.Codd提出的。Codd在1970年的《通信ACM》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的文章,正式提出了关系数据模型。这一模型的核心理念是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及其相互联系通过单一的数据结构——关系来表达,这种关系被形式化地定义为一张二维表,构建在集合代数的基础上。 在关系数据库理论中,关键概念包括: 1. 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是数据库的基本单元,它是现实世界实体的抽象表示。关系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域(Domain),即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值的集合,如整数、实数、字符串等;二是笛卡尔积(Cartesian Product),即多个域的所有可能取值组合,形成一个表格,其中不允许重复的元组。 2. 关系模式(Relational Schema):它是关系的逻辑结构定义,描述了表的属性(列)及其数据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约束条件。 3. 关系操作:包括选择(Selection)、投影(Projection)、并(Union)、交(Intersection)、差(Difference)等,这些操作构成了关系代数,用于查询和操作数据库中的关系。 4. 关系的完整性:数据库设计时必须考虑关系的完整性约束,如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和BC范式(Boyce-Codd Normal Form),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 第一范式要求每个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键,消除重复元组; - 第二范式除主键外,其他非主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主键; - 第三范式进一步消除部分依赖,确保非主属性不依赖于其他非主属性; - BC范式则扩展了第三范式,允许存在传递依赖,但不允许存在多值依赖。 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是两种不同的关系模型语言,它们分别基于集合论和逻辑推理,用于描述关系数据库的操作逻辑,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查询语言。 关系数据库是现代信息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设计理念、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对数据管理有着深远影响。掌握关系数据库原理对于数据库管理员、软件开发人员以及数据分析人员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理解这些概念,可以更有效地设计、维护和查询复杂的数据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