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云数据中心:服务升级、安全管理与效益分析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1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0 收藏 1.99MB PDF 举报
大连理工大学云数据中心服务与安全管理是2016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议题,由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与信息化中心的于广辉主讲。该讨论围绕校园云服务的建设和管理展开,重点关注了如何将校园内部的公有云和私有云相结合,形成一个既能保持私有云的安全性和控制性,又具备公有云灵活性的混合云环境。 首先,校园云服务的对象包括信息化核心应用、企业核心应用以及广大校内师生,通过提供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形式的预配置虚拟机,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对于不能纳入核心应用但具有共性的在线服务,如Web视频会议系统、网站群系统等,采用了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允许用户按需申请并计费。此外,还有个人用户的云主机及相关服务,采用模板生成和按量计费的方式。 数据中心自2003年开始建设,经历多次技术升级,如2007年的服务器虚拟化和2013年引入FCoE和FC多跳混合架构。初期配置包括32台物理服务器,118颗CPU,大量内存和存储空间,以及458台虚拟服务器,支持各类业务。数据中心运营稳定,连续9年无故障运行,体现出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云数据中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本效益:虽然初始投资较高,但由于硬件资源的重复使用和长寿命,总体成本得到控制。管理上,2人即可管理458台虚拟机,显著降低了人力成本。 2. 升级与迁移效率:由于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升级和迁移虚拟机变得更加便捷,降低了相关成本。 3. 支撑信息化建设:云服务支持快速部署,可实现可控运维,有助于统一的安全防护,并为学校信息化的统一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 能耗优化:通过虚拟化,能源消耗得以降低,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得到了提升。 5. 高可用性:虚拟化平台的稳定性保障了业务系统的连续运行,即使在进行存储升级等维护时,也仅有一小时的停机时间。 大连理工大学的云数据中心服务与安全管理不仅关注技术创新,还注重实际应用中的成本控制和效能提升,对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