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jndael算法:AES加密标准详解

需积分: 17 4 下载量 17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3 收藏 248KB DOC 举报
"AES算法原理与应用"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即高级加密标准,是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在21世纪初制定的一种对称加密算法,旨在替代原有的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AES的引入是因为DES的56位密钥长度在当时已经不足以抵御强大的计算攻击。NIST对AES的要求包括:采用对称分组密码结构,支持128、192和256位的密钥长度,明文和密文分组均为128位,并要求算法在硬件和软件上都能高效实现。 AES的最终选择是Rijndael算法,由比利时的Joan Daemen和Vincent Rijmen设计。Rijndael以其出色的平衡性、安全性和效率脱颖而出,成为AES的标准。该算法的设计融合了强安全性、高速度、低计算复杂度以及易于实现的特点。 AES的工作原理基于一系列的矩阵操作,包括字节代换(SubBytes)、行移位(ShiftRows)、列混淆(MixColumns)和密钥加(AddRoundKey)。加密过程中,明文数据通过这些操作与子密钥进行复合运算,最终生成密文。解密过程则是加密过程的逆操作。 AES加密流程可以概述如下: 1. 初始轮:明文状态与初始轮密钥(扩展密钥的一部分)进行异或操作。 2. 中间轮:每一轮都包括字节代换、行移位、列混淆和密钥加四个步骤。除了最后一轮,所有轮都会进行列混淆。 3. 最终轮:最后一轮不进行列混淆,只执行字节代换、行移位和密钥加。 解密过程与加密类似,但子步骤顺序略有不同,即先进行行移位的逆操作,然后是字节代换的逆操作,接着是列混淆的逆操作,最后与子密钥进行异或。 AES的密钥扩展是其独特之处,它将用户提供的原始密钥扩展成足够多的轮密钥,供每一轮加密和解密使用。扩展过程涉及到线性和非线性的操作,确保了密钥的复杂性和安全性。 AES在现代信息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数据加密、网络安全、存储保护等领域,例如HTTPS、TLS协议、PGP加密等。由于其强大的安全性、标准化和高效实现,AES已经成为全球最常用的加密算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