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力场驱动的超视距协同空战态势评估创新方法

0 下载量 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1.85MB PDF 举报
本文探讨了一种创新的军事战略方法——"基于威力场的超视距协同空战态势评估方法",该研究发表于2014年,针对传统的非参量法模型在处理动态优势与静态优势之间的关联时存在的局限性。非参量法模型往往不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实际编队在超视距协同空战中的复杂态势,因此,研究者引入了威力场这一概念,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威力场模型是一种将多维度的空战能力整合在一起的评估工具,涵盖了战斗机的关键性能指标,如攻击能力、通信能力、探测能力、生存能力、电子干扰能力以及协同能力和全向告警能力。通过构建这样的模型,研究者能够在评估过程中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态势分析更为精确和直观。 文章首先定义了威力场的基本概念,然后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这些指标来构建模型。研究过程包括理论分析、模型设计以及通过仿真技术验证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威力场的评估方法相较于非参量法有显著改进,它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动态的视角来理解和评估超视距协同空战的实时态势。 此外,这种方法还强调了对战场决策者的价值,它提高了决策效率并提升了决策质量。威力场模型的引入,有助于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各个编队成员的相对优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战略部署和战术调整。 论文的关键词揭示了其核心内容,即威力场、协同空战、态势评估和超视距,这些都是现代空战理论和实践中的关键领域。中图分类号V271.4表明该研究属于军事科技类,文献标识码A则表明其学术价值较高,被广泛认可。 这篇研究论文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工具,用于优化超视距协同空战中的态势感知和决策支持,对于提升空战作战效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