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农业种植、监测及收获的革新应用

0 下载量 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16 收藏 4.47MB PDF 举报
"这篇文献综述探讨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在农业种植、监测和收获阶段的应用,涵盖了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不同AI技术,并分析了这些技术对农业自动化的影响。研究通过对1960年至2021年间150多篇论文的系统回顾,指出了农业智能自主系统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章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首先定义了农业的三个关键阶段:种植、监测和收获。在种植阶段,AI技术可以用于作物选择、土地规划、种子处理和播种的决策支持。例如,模糊逻辑可以处理不确定性,帮助农民确定最佳播种条件;而人工神经网络则可以学习和预测土壤、气候等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在监测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如图像识别和数据分析在作物健康监测、病虫害识别、杂草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可用于优化作物病害的检测模型,提高识别精度;而利用数据传感器收集的农田信息,可以实时监控作物生长状况,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在收获阶段,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效率和精准度。例如,自动化收割机结合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能精确切割作物,减少损失。此外,人工势场和模拟退火算法可以优化路径规划,确保收割过程的高效性。 文献回顾还发现,尽管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但仍存在研究空白。这些空白可能包括技术的成本效益分析、适应性研究以及在不同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关注如何进一步降低技术成本,提升技术的普适性和可持续性,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经济性。 通过比较各种人工智能方法在农业特定应用中的使用频率,文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这些比较结果有助于科研人员和政策制定者了解哪些技术更受青睐,从而指导未来的研发方向。 总结来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集成为农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提高了生产力和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包括技术的普及率、经济效益和环境适应性。这篇综述不仅概述了当前的技术应用,也为农业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