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保护层采空区漏风规律与封堵技术

0 下载量 10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164KB PDF 举报
"被保护层采空区漏风特征及封堵技术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被保护层采空区的漏风特征及其对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性。作者岳小栋以金佳煤矿111811工作面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和气体示踪法对采空区的漏风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封堵技术措施。 首先,文章指出采空区自然发火的主要原因是漏风,因此理解和控制漏风规律对于防止煤炭自燃至关重要。作者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被保护层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的煤岩层裂隙发育规律,这有助于了解漏风的发生机制。数值模拟在现代煤矿防灾研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能预测和评估不同开采条件下煤层的变形和裂隙发展,从而为防灭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气体示踪法作为一种有效的现场监测手段,被用来研究上部被保护层工作面采空区的漏风规律。这种方法通过对特定气体的追踪,可以准确地定位和量化漏风路径,为制定封堵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气体示踪技术在防止煤炭自燃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它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区域,提高防灾的主动性和准确性。 在实际操作中,作者采取了注入马丽散的封堵技术,这是一种常用的防灭火材料。马丽散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填充性和膨胀性,能有效地降低漏风风速,减少氧气进入采空区,从而抑制煤炭自燃。这项技术的实施证明了其在降低漏风和改善井下安全条件方面的有效性。 文章还提到了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如徐精彩等人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出的采空区漏风分布规律,张进军等人采用的下隅角封堵技术,以及朱红青等人利用注氮冷却技术防治煤炭自燃等。这些研究共同构成了防灭火技术的多元框架,强调了不同方法在特定条件下的适应性和必要性。 本研究对于深化理解被保护层采空区的漏风特性和防灭火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采空区自燃问题显得尤为紧迫。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不断完善和优化现有的防灭火策略,保障井下作业的安全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