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感知下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高精度与类型识别

1 下载量 5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742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基于色彩感知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这一研究领域,针对图像失真对RGB色彩空间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在传统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中,通常依赖于客观或主观的参考标准,但无参考评价方法旨在通过图像本身的特性来评估其质量,而无需外部参照。 首先,作者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通过对RGB色彩空间中的6种颜色系数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了光照环境变化对图像色彩特征的影响。这些颜色系数被拟合到广义高斯分布模型(GGD)中,通过形状参数提取出颜色的统计特征,以此反映色彩分布的规律性。 接着,作者关注色彩分量间的关联性,计算了各色彩分量的均值减损对比归一化(MSCN)系数及其邻域系数间的互信息。互信息被用作统计特征,以描述色彩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对图像细节和纹理的重要指标。 进一步地,考虑到人眼对绿色(G分量)的敏感性,文章将G分量的MSCN系数拟合到GGD模型参数,并引入了4方向邻域的MSCN系数拟合非对称广义高斯分布模型(AGGD)参数,以形成亮度统计特征。这种策略增强了模型对于视觉效果的模拟。 最后,研究者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和支持向量分类机(SVC)构建了两个模型: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和图像失真类型识别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他们将这些模型应用到LIVE等公开数据库上,评估了算法与主观的差异平均意见分(DMOS)的相关性,以及模型的鲁棒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人类主观评价高度一致,显示出出色的性能。特别是图像失真类型识别模型的准确性达到了惊人的93.59%,这在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领域中远超主流方法。 本文的工作不仅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框架,还展示了色彩感知在这一任务中的关键作用,以及统计特征和机器学习技术的有效结合。这项研究对于提升图像处理技术的自动化和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