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进化史:聊天软件与P2P技术发展

需积分: 10 3 下载量 4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9 2 收藏 4.77MB PPT 举报
本章节深入探讨了即时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网络聊天应用起源说起。20世纪70年代的柏拉图系统(PLATOsystem)奠定了实时交流的基础,随着技术的演进,80年代和90年代的聊天室开始流行,特别是在学术和工程领域。然而,由于其公开性与限制,聊天室往往存在信息混乱、隐私保护不足的问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ICQ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ICQ由以色列程序员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在1996年推出,提供一对一的私人即时通信,避免了聊天室的公共性和干扰。这种私密性使得用户能够更轻松地找到志趣相投的交谈对象,如国外的MSN和Skype也沿用了这种模式。 P2P技术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即时通信的进步。1999年肖恩·范宁的创新使得基于P2P的网络应用如QQ得以快速发展。QQ选择使用UDP协议而非TCP,这适应了P2P架构的需求,使得软件开发更为简单。在实际操作中,例如创建SelfChat客户端和SelfRoom服务器时,需要添加相关的套接字类和结构体,如CClientSocket和CServerSocket,并确保在工程设置中启用Windows套接字功能。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本章将详细介绍网络聊天软件的设计、实现原理和技术变迁,以及如何通过服务器端的套接字编程来构建一个具备私聊功能的即时通信应用,如图3.1所示的功能展示。开发者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构建一个既满足用户隐私需求又具有良好性能的即时通信平台,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架构设计,协议选择,以及用户体验优化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