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序列末项位置的高效序列模式挖掘算法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2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8 收藏 1.38MB PDF 举报
本文档深入探讨了一种名为"SPM-LIPT"的新型序列模式挖掘算法,该算法旨在改进前缀Span算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存在的效率问题。PrefixSpan算法在寻找局部频繁项和构建投影数据库过程中存在重复扫描和大量冗余计算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尤为突出。 SPM-LIPT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序列末项位置信息来指导模式的增长过程。首先,它通过连接2-序列位置信息表(LIPT),这个表记录了每个序列中每个位置出现的项及其后续项的位置信息,有效地找到了序列模式的下一项,从而避免了对投影数据库的频繁扫描,显著提高了搜索效率。这种方法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减少了不必要的数据库操作。 其次,为了进一步减少冗余,算法引入了相同末项序列首位置信息表(SLIFPT)。这个表用于存储具有相同末项但不同起始位置的序列,通过检查这些信息,SPM-LIPT能够在挖掘过程中执行前向剪枝,即提前排除不可能成为模式候选的序列,从而避免了大量重复投影的构建。 作者们——缪裕青、吴孔玲、朱晓雁和苏杰,来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他们的研究背景涵盖了数据挖掘、生物数据挖掘、管理学以及营销管理等多个领域。他们在论文中强调了SPM-LIPT算法在解决序列模式挖掘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尤其是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表现出的高效性能。 该研究不仅对序列模式挖掘技术进行了创新,还可能对数据挖掘领域的其他子领域,如文本挖掘,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使用序列末项位置信息,SPM-LIPT算法展示了如何在保持准确性的同时,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这对于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研究论文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序列模式挖掘的基本原理、PrefixSpan算法的局限性、SPM-LIPT算法的设计思路、位置信息表在算法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有效性验证。这一工作对于提升数据挖掘特别是序列模式挖掘的效率和精度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