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详解:从概念到文法分类

需积分: 0 4 下载量 2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6 1 收藏 227KB DOC 举报
"这是一份关于编译原理的复习资料,涵盖了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编译方式与解释方式的比较、编译的特性,以及文法的形式定义和分类等内容,适合备考或深入理解编译原理的学生使用。" 在编译原理中,编译程序的主要任务是将高级语言的源程序转化为机器可以执行的目标程序。这一过程通常分为分析和综合两阶段。分析阶段涉及语法和语义分析,检查源程序的正确性,并将其分解为基本成分,生成一些辅助表格,最后转换成中间语言。综合阶段则将中间语言转换为目标代码。编译方式下,源程序先被编译成目标程序,再通过链接器与必要的库和运行时组件合并形成可执行程序。相比之下,解释方式不生成目标程序,而是逐行解释并立即执行源代码,提供快速调试但处理速度较慢。 编译器具有模块化、静态解释和动态解释、机器无关性、语言标准化和体现程序语言特征等特性。模块化允许编译器的不同部分独立开发和维护;静态解释在编译时完成,而动态解释则在运行时进行;机器无关性意味着编译器可以生成可在不同架构上运行的目标代码;语言标准化确保了代码的跨平台兼容性;编译器还必须反映程序语言的特定语法和语义规则。 文法是描述编程语言结构的关键工具。文法的形式定义包括非终结符号集VN、终结符号集VT、开始符号S和产生式集合P。文法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0型文法(无限制的文法),1型文法(上下文有关文法),2型文法(上下文无关文法)和3型文法(右线性文法和正规文法)。2型文法,即上下文无关文法,是最常见的,如大多数编程语言的语法结构。3型文法中的右线性文法和正规文法常用于正则表达式和简单命令解析。 例如,2型文法允许一个非终结符A直接规约为空字符串ð,而无需考虑上下文。3型文法,特别是右线性文法,规定产生式形式为A→α或A→αB,其中α可以是非终结符B后面跟着零个或多个终结符的序列,这使得它们易于理解和实现。 这份复习资料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和掌握编译器的工作机制、编写词法分析器和语法分析器等核心知识点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准备相关考试或从事编译器设计的人来说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