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激式(RCD)电源:常用拓扑与工作原理详解
需积分: 9 16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301KB PDF 举报
反激式(RCD)开关电源原理及设计着重于理解反激拓扑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尤其是在对体积和成本有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反激拓扑起源于Buck-Boost变换器,它通过在原电路基础上增加一个变压器,实现了输入与输出的电气隔离。核心原理如下:
1. Buck-Boost工作原理: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当开关管打开时,电流Is通过电感L储能,二极管D1截止;当开关关闭,电感电流保持连续,D1导通为电容C充电或供给负载。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和占空比有关,即Vout = Vin * D / (1 - D),表明电压可升可降。
2. 电流连续模式(CCM):在电流连续模式下,电感电流不会下降到零,如上文所述,变压器初级和次级的电流和电压波形显示了这种特性。这意味着变压器初级电流始终在线性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3. 不连续模式(DCM):如果减小电感值,可能会进入不连续模式,此时电感电流会先下降至零,然后上升,导致工作状态变化。
4. 转换为反激变换器:将Buck-Boost的开关管和续流二极管之间的关系扩展到反激变换器,变压器的作用更加关键。开关管打开时,初级电感储存能量;当开关关闭,初级电流中断,次级二极管导通进行能量传输。
5. 工作波形和电压应力:反激变换器中,所有组件,包括开关管和二极管,都可能承受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和的压力。变压器的存在使得这些组件的电压应力有所改变。
6. 模式分类:反激变换器基于变压器的不同工作模式,区分了连续和不连续两种情况,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电路行为和效率。
反激式(RCD)开关电源的设计需要深入理解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变压器实现电气隔离和不同模式的选择,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同时兼顾体积紧凑和成本控制。
3150 浏览量
535 浏览量
277 浏览量
395 浏览量
266 浏览量
464 浏览量
489 浏览量
231 浏览量

weixin_38743602
- 粉丝: 396

最新资源
- 构建专业线框文档的艺术与实践
- MATLAB冈萨雷斯中文版资源分享:代码与图片完整收录
- MFC平台屏幕录影与截图软件发布
- SQL数据库压缩包:学习与实践的完整数据样本
- 2015年NOIP普及组选手完整程序解压缩
- 打造垂直手风琴效果:jQuery点击显示内容选项卡
- 掌握SQL日期函数:DateDiff功能及用法解析
- 普通物理学习资源:大学课程PPT汇总
- 使用Svcutil.exe生成WCF客户端代码的指南
- JavaScript实现的D&D角色表格工具
- 打造仿百度谷歌智能提示功能的技术实现
- 基于AVR ATmega32A的240128液晶显示驱动技术
- 汇编语言综合实验详解:排序、混编与中断服务
- 实现具有键盘导航的jQuery选项卡切换功能
- C#源码实现GIS GPS车辆跟踪系统
- 100天编程挑战:每日至少一小时代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