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C API详解及通讯缓冲区管理

需积分: 9 2 下载量 4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9 2 收藏 147KB DOC 举报
"MYSQL API参考文档提供了关于MYSQL所有API的详细解释,旨在协助开发者进行数据库操作。文档中包含C API的介绍,以及与MySQL服务器通信的相关信息。" 在MySQL API中,C API是一套用于C语言编程的接口,它内置于mysqlclient库中,允许开发者编写C程序直接访问和操作数据库。C API的示例可以在MySQL源代码分发中的客户端程序中找到,这些示例可以作为学习如何使用C API的参考。 通信缓冲区是MySQL客户端与服务器交互的关键部分。初始缓冲区大小为16KB,并会根据需要自动扩展到最大值,默认最大值为24MB。这个缓冲区的大小调整主要是为了防止过大的查询或数据行导致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可以增大最大限制,但只有在实际需要时才会增加内存使用。 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通信缓冲区,当处理的查询或返回的行数据超过当前缓冲区大小时,缓冲区会动态扩展至最大限制。例如,如果查询涉及到超过16MB的BLOB数据,那么客户端和服务器都需要设置至少16MB的缓冲区最大限制。客户端默认的最大限制是24MB,而服务器的默认限制是1MB,可以通过修改`max_allowed_packet`参数在服务器启动时进行调整。 在每次查询之后,服务器会将每个通信缓冲区缩小到`net_buffer_length`设定的字节数。对于客户端,除非关闭连接,否则缓冲区大小不会减小,这意味着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线程安全的C API(通过`--with-thread-safe-client`编译选项实现)是必要的。这样,两个线程可以共享同一个连接,但必须遵循以下规则: 1. 两个线程不能同时在同一连接上发送查询。 2. 多个线程可以独立访问由`mysql_store_result()`获取的不同结果集。 3. 如果使用`mysql_use_result()`,必须确保在结果集关闭之前,没有其他线程在同一连接上进行查询。 MYSQL API为C程序员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允许他们高效、安全地与MySQL服务器进行交互。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API,对于开发高性能的数据库应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