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据结构:顺序表创建与删除详解

需积分: 9 13 下载量 7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0 2 收藏 306KB DOC 举报
本文档包含了两个与考研复习相关的数据结构算法,分别是顺序表的创建(SequenceListCreate)和顺序表的删除(SequenceListDelete)。这两个函数在C语言中实现,用于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据结构概念。 1. 顺序表创建(SequenceListCreate) - 这部分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SequenceList`的结构体,其中包含一个整型数组`array`和一个整型变量`length`,分别表示顺序表的元素存储和表的长度。`MaxSize`是一个预定义的常量,设定了数组的最大容量为50。 - 在`main()`函数中,首先初始化`L.length`为0,提示用户输入原始数据。通过`scanf()`函数逐个读取用户输入的整数并将其存储到数组`array`中,直到达到`MaxSize`或用户按下回车键为止。输入结束后,通过`printf()`函数验证输入的数据是否正确,显示原始数据和表的长度。 2. 顺序表删除(SequenceListDelete) - `SequenceListDelete`函数被声明为外部函数,接受一个`SeqList`类型的参数。在这个未实现的函数中,删除指定索引`i`处的数据。注意,这里的实现并未给出具体的删除逻辑,可能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如何处理删除后的元素位置以及调整`length`值。 - 主函数中调用这个删除函数,但没有提供实际的删除操作,可能是为了后续章节中的讲解或练习留下的空白。 这两个函数展示了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对于考研复习中的数据结构部分非常重要。它们涉及到动态内存管理(虽然这里用的是静态数组),数组作为数据结构的基础,以及基础的输入输出和数据操作。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深入学习数据结构理论,如线性表、数组、指针等,进而能够应用到其他更复杂的算法设计中。在实际编程实践中,顺序表可以作为实现其他高级数据结构的基石,如链表、栈和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