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DB体系结构详解:内存、进程与存储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9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8 收藏 424KB PPTX 举报
"OracleDB体系结构是Oracle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包括内存结构、后台进程和存储结构等关键组件。本教程旨在帮助学习者理解OracleDB的主要体系结构,以便能够列出其组件、阐述内存结构、描述后台进程,并将逻辑与物理存储结构联系起来。通过学习,用户将能够更好地与OracleDB服务器进行交互,了解用户进程如何连接到实例以及服务器结构的工作原理。" 在OracleDB体系结构中,内存结构占据了重要地位。主要的内存区域包括: 1. 数据库缓冲区高速缓存(SGA的一部分):存储从数据文件读取的数据块副本,供多个并行用户共享,从而提高数据访问效率。 2. 重做日志缓冲区:循环缓冲区,记录对数据库的更改信息,用于恢复和归档操作。 3. 共享池:包括库高速缓存、共享SQL区域和数据字典高速缓存,服务器进程在这里查找和分配内存给共享的SQL语句。 4. 大型池:提供大内存分配,用于共享服务器会话内存、OracleXA接口、I/O服务器进程、备份和还原操作以及I/O缓冲区。 5. Java池:存储特定于会话的Java代码和数据,支持使用Java进行数据库操作。 6. 流池:OracleStreams使用此内存来存储缓冲的消息和提供进程内存。 OracleDB的进程结构包括: 1. 用户进程:当用户或批处理进程连接到数据库时启动,负责发送SQL请求。 2. 服务器进程:在用户建立会话时启动,处理用户请求并与数据库交互。 3. 后台进程:在实例启动时自动运行,包括数据库写进程(DBWn)、日志写进程(LGWR)等,负责数据的持久化和日志的同步。 数据库写进程(DBWn)异步或定期地将修改过的数据缓冲区写入磁盘,确保数据一致性。日志写进程(LGWR)则在事务提交、重做日志缓冲区达到一定阈值或DBWn写入数据时,将重做日志缓冲区的内容写入磁盘上的重做日志文件。 存储结构涉及逻辑和物理层面,逻辑结构如表、索引、视图等,物理结构包括数据文件、控制文件、重做日志文件等,它们共同保证了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效率。 OracleDB的体系结构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设计,包括内存管理、进程协调和存储策略,确保了高效、可靠的数据管理和处理。通过深入理解这些组件及其相互作用,用户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优化Oracle数据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