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驱动高粘度导电材料3D打印机制与影响因素探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5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455KB PDF 举报
"电场驱动喷射高粘度导电材料的3D打印机理研究" 在当前的科技领域,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了制造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电子封装和微电子制造中,高粘度导电材料的3D打印扮演着关键角色。刘志浩、杨建军等人进行的研究深入探讨了这一技术的机理,旨在优化高粘度导电材料的打印效果,提高成型精度和控制性。 电场驱动喷射3D打印技术是这项研究的核心,它利用电场力来控制和引导高粘度导电材料的流动。这种技术能够精确地控制液滴的形成和沉积,从而实现复杂的三维结构。研究发现,喷嘴结构的设计对打印过程有着显著影响。喷嘴尖端的长度和截面形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流体的流速。更短的喷嘴尖端和更大的截面收缩可以促进流体更快地流出,这对于高粘度材料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它们的流动性较差。 此外,电场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电场的作用下,液滴会形成泰勒锥,这是一种由电荷分布不均匀导致的液滴形状变化。这种现象不仅影响液滴的形状,还间接影响了流体的速度,从而影响打印的质量和精度。电场的强度可以通过调整电压来控制,以适应不同的打印需求。 研究还指出,气压压强和平台移动速度是两个关键的工艺参数。在固定的喷嘴内径条件下,气压和电压的选择范围会影响打印的成功与否。通过适当调整这两个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线宽和形貌的导线打印。平台移动速度的控制对于形成精确的3D结构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材料沉积的精确位置和速度。 该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揭示了电场驱动喷射3D打印中高粘度导电材料的流动特性、液滴形成机理以及影响打印效果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成果为改进3D打印工艺,提高打印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未来在微电子封装和其他高精度制造领域的应用指明了方向。关键词包括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电场驱动喷射3D打印、高粘度导电材料、喷嘴结构、喷射机理和影响规律,这些都是该研究的焦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