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脱模法研究水滴撞击特性动态图像测量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6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45KB PDF 举报
"水滴撞击特性的动态图像测量方法 (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刘丹阳,韩雅慧,王超,杨春信" 这篇2013年的学术论文主要探讨了水滴撞击特性的动态图像测量技术,其研究团队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人员利用石膏脱模技术制造了圆柱形实验件,并在这些试件表面的不同位置进行了动态视频数据的采集,以观察水滴撞击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关注了圆柱试件上驻点处的色度值随时间的变化,将实验结果划分为三个阶段:欠饱和区、平衡区和过饱和区。欠饱和区代表了染色的初始阶段,过饱和区则表示染色过程接近完成,而平衡区是染色稳定且与水滴撞击特性关联最紧密的区域。在平衡区,他们发现RGB色度空间中的色度值c与水滴撞击的局部水收集系数存在关联。局部水收集系数是一个反映水滴在特定表面上聚集效率的物理量。 论文进一步指出,平衡区的比色分布与局部水收集系数相对于驻点处的β/βm分布相吻合,这表明颜色变化可以作为监测水滴撞击效果的间接指标。此外,不同位置的c值增长曲线展示出相似性,它们的时间缩放比例(1/tb)与通过数值仿真欧拉法得到的β/βm分布定义一致。这意味着实验数据和理论预测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为了验证实验的准确性,研究团队将实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误差率低于10%,显示了该动态图像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一成果对于理解和预测水滴在物体表面的撞击行为,尤其是在防冰系统、飞行器表面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涉及到防冰技术、水滴撞击特性、图像处理和动态测量,这些都反映了研究的核心内容。中国分类号V211.71和文献标识码A分别指明了论文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分类和性质。文章编号1001-5965(2013)02-0254-05是该论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中的具体标识,便于后续引用和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