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课件:语法制导翻译解析

需积分: 50 0 下载量 13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3 收藏 6.82MB PPT 举报
"语法制导翻译-编译原理课件(龙书为教材) - 辛明影教授的计算机学院课程资料" 这篇课件详细介绍了编译原理中的语法制导翻译,这是一种在编译过程中用于生成目标代码的技术。在编译器设计中,语法制导翻译通常与上下文无关文法的解析过程相结合,通过分析源代码的语法结构来生成相应的机器码或中间代码。 1. **S→call id (Elist)**:这是文法的一个规则,表示调用函数的语句。在这个规则中,`S`是开始符号,`call id (Elist)`表示调用标识符`id`的函数,并传递参数列表`Elist`。在语法制导翻译的过程中,当解析到这个规则时,会生成对应的调用代码。对于`Elist`,会遍历队列中的每个参数`p`,并发射(`emit`)相应的`'param' p`代码,然后发射函数调用的代码`'call' id.place, n`,其中`n`是参数的数量。 2. **Elist→Elist, E**:这个规则描述了参数列表`Elist`可以由另一个`Elist`后跟一个`E`组成。在翻译时,它意味着将`E`的位置`place`添加到队列的末尾,并增加参数计数`n`。 3. **Elist→E**:这是`Elist`的简化形式,表示空的参数列表或者只有一个元素的列表。在此规则下,队列初始化为仅包含`E`的位置`place`,并将参数计数`n`设置为1。 课件还涵盖了编译原理课程的其他关键部分,包括: - 编译器的基本结构:讨论了编译器的整体架构,如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语义分析器、中间代码生成器、代码优化器和代码生成器等组件。 - 高级语言及其语法描述:阐述如何描述和理解编程语言的语法特性。 - 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技术:讲解如何将源代码分解成词法单元和解析成语法树。 - 语义分析及中间代码生成:强调了语义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生成可进一步处理的中间代码。 - 程序运行时的存储分配:探讨了在程序执行期间如何管理内存。 - 代码优化:讨论了如何改进生成的目标代码以提高程序性能。 - 目标代码生成:介绍了如何将中间代码转换成特定机器的机器码。 教学方法注重实践,采用自顶向下的逐步求精,问题驱动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深化理解,并强调精讲多练和前后知识的连贯性。 这些课件为学习编译器设计提供了深入的见解,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高级语言的源代码转换为机器可执行的目标代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掌握构建编译器的基础知识,包括语言的解析、语义分析、代码生成和优化等核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