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江流域滑坡敏感性评价: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与分区

需积分: 17 1 下载量 5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3.55MB PDF 举报
人工神经网络在滑坡敏感性评价中的应用是一篇发表于2014年2月的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文章,作者谭龙等人探讨了在白龙江流域利用这一先进技术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文章以边坡作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对人口密度、坡度、坡向、断裂距离、岩性和高程等六个关键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性检验,确定了这些因素对滑坡发生的影响程度。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被选择为评估工具,其强大的非线性建模能力和自适应学习能力使其在处理复杂数据和识别潜在模式方面具有优势。 通过ANN模型,研究者能够对白龙江流域进行细致的滑坡敏感性评价。模型的精确度通过接收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曲线进行验证,这是一种评估分类模型性能的标准方法,它能够直观地展示模型在不同阈值下的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从而衡量模型在区分实际滑坡发生区域与非滑坡区域时的可靠性。 研究结果显示,人工神经网络在白龙江流域的滑坡敏感性评估中表现出色,成功地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五个危险等级:极低危险区、低危险区、中等危险区、高危险区和极高危险区。这五个区分别占据了研究区总面积的9.53%,41.46%,12.12%,25.33%和11.58%。这样的分区有助于地理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和工程师们制定针对性的防灾减灾策略,减少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这篇论文的重要贡献在于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引入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领域,并通过实证案例展示了其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潜力。这对于提升我国地质灾害预警和管理的科学性具有积极的意义,也为其他地区进行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