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与剪枝:决策树构建方法综述

需积分: 35 3 下载量 1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7 收藏 425KB PDF 举报
决策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类问题的流行机器学习算法,因其直观易懂和可解释性强而备受青睐。在统计学、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数据挖掘等领域,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如何从现有数据中构建决策树。本文主要关注的是自顶向下的决策树构建方法,也就是从全局视角逐步细化划分数据集的过程。 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是决策树的一种经典算法,全称为分类和回归树,由Breiman等人提出。CART不仅能用于分类任务,还可以处理回归问题。它通过一系列分割规则将数据集划分为更小的子集,每个子集对应树中的一个节点,最终形成一个树状结构,用于预测新实例的类别或数值值。 决策树的构建过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选择最佳分割特征**:算法会根据预先定义的评估指标(如信息增益、基尼指数、增益比等)计算每个特征的重要性。信息增益衡量的是特征对分类结果纯度提升的贡献,基尼指数则衡量了不确定性,而增益比是信息增益与特征的熵之比,可以避免过拟合。 2. **创建节点**:选择具有最大信息增益或最小基尼指数的特征,将其对应的取值作为分割依据,形成一个新的节点。 3. **递归分裂**:对于每个新产生的子集,重复步骤1和2,直到满足某个停止条件,例如达到预设的最大深度、子集样本数量过少或者所有实例属于同一类别。 4. **剪枝(Pruning)**:为了避免过拟合,决策树可能会经历剪枝过程。剪枝包括预剪枝和后剪枝两种方式。预剪枝在生长过程中提前停止,可能导致欠拟合;后剪枝在树构建完成后通过评估模型在验证集上的性能,去掉部分分支以降低复杂度。 **常用剪枝策略**: - **基于错误率的剪枝**:通过计算子节点的错误率,保留使总体错误率最低的子树。 - **基于代价复杂度的剪枝**:引入一个正则化参数,平衡模型复杂度与预测性能,如最小描述长度(Minimum Description Length, MDL)原则。 - **C4.5算法**:是CART的一个改进版本,它在剪枝时考虑了连续特征的最佳分割点,同时采用了一种后剪枝策略。 - **Oblivious Decision Trees**:这是一种不考虑历史信息的剪枝方法,适用于在线学习场景,它在每次分割时仅考虑当前数据点,而不是整个子集。 决策树及其变种CART在构建过程中涉及特征选择、节点划分、剪枝优化等多个环节,以达到提高泛化能力和减少过拟合的目标。理解和掌握这些算法的关键在于理解评估准则、剪枝策略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模型性能。随着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决策树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新的算法和优化方法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