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分析详解:K-均值算法与聚类方法

需积分: 27 3 下载量 1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2.53MB PPT 举报
"什么是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 聚类分析是一种数据挖掘技术,其目的是将数据集中的对象依据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分成不同的组,即聚类。聚类的目标是使同一组内的对象相互之间具有高相似度,而不同组间的对象则尽可能不相似。这种分析方式在数据科学、机器学习以及统计学等领域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无监督学习场景,因为聚类不依赖于预先定义的类别或标签。 聚类与分类的主要区别在于,分类属于监督学习,需要已知的类别信息进行训练,而聚类属于无监督学习,它不依赖于任何预定义的类别信息,而是自动发现数据的内在结构。在处理大量未知数据时,聚类是一种有效的探索性分析工具。 聚类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择合适的相似性度量(如欧氏距离、余弦相似度等)来衡量对象之间的相似性;然后,根据这些度量将数据集划分为多个聚类。聚类方法有很多种,例如: 1. 划分类方法:如K-均值算法,它是最常用的聚类方法之一。K-均值算法始于随机选择的k个初始中心点(聚类中心),然后将每个对象分配到最近的中心点所在的聚类,并更新中心点为该聚类内所有对象的均值。这个过程会迭代进行,直到聚类中心不再显著变化或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 2. 分层类方法:如层次聚类,可以生成树状结构( dendrogram)来展示数据的层级关系。 3. 基于密度类方法:如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它根据对象周围的密度来识别聚类。 4. 基于网格类方法:如STING(Statistical Information Grids)和Grid-based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Environment (GRAVE),它们将数据空间划分为格子,并在格子级别进行聚类。 5. 基于模型类方法:如混合高斯模型(GMM,Gaussian Mixture Models),假设数据来自多个高斯分布并尝试找出这些分布的参数。 K-均值算法的核心思想是迭代优化,每次迭代时调整对象的归属和聚类中心,直到达到最优状态,即聚类内部的变异性最小,聚类间的差异性最大。K-均值算法简单高效,但也有其局限性,如对初始中心点的选择敏感,以及对于非凸或不规则形状的聚类识别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发展了其他算法,如K-medoids,它使用实际对象而非均值作为聚类代表,从而更抗噪声和异常值。 聚类分析是理解和挖掘大数据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它我们可以发现数据的隐藏模式,进而支持决策制定和知识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