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装备维修保障策略与数量规模研究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9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45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2011年由董学斌、马懿、陈立云和张汉锋共同发表在《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上的,主要探讨了战时维修保障装备的数量规模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的问题。研究基于Lanchester方程预测装备在战争中的损坏率,并结合技术损坏率提出装备战时损坏率的估计模型。论文还介绍了如何根据维修保障任务的特性分解任务,计算各类维修保障装备的工作量,并最终根据装备损坏的阶段特征,提出了一种面向任务的量化解决方案。该研究对装备保障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战时装备损坏规律与Lanchester方程**:Lanchester方程是用于描述战争中兵力损失的数学模型,通常用于估算交战双方的损失速率。在本文中,研究人员利用这一理论来预测战时装备的受击损坏率,为后续的维修保障规划提供依据。 2. **装备战时损坏率预测**:论文结合Lanchester方程和装备的技术损坏率(非战斗损坏),推导出装备在战争环境下的总损坏率预测公式,这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装备的生存能力和维修需求。 3. **维修保障任务分解**:为了量化维修保障装备的需求,作者将复杂的维修保障任务分解为基本工序,这样可以更直观地计算每种维修装备的工作量,确保其与维修任务相匹配。 4. **面向任务的量化方法**:考虑到装备损坏的阶段性,如初期的高损失期和后期的低损失期,论文提出了一种面向任务的维修保障装备数量规模求解方法。这种方法旨在根据战争进程动态调整维修资源,以达到最优化的保障效果。 5. **装备保障信息化**:研究背景强调了装备保障信息化的重要性,这表明现代战争中,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对于高效、及时的装备维修至关重要,也是提升整体战斗力的关键。 这篇论文通过理论模型和实战分析,为军事装备在战时的维修保障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工具,对于提高战时装备维修效率,减少损失,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有深远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