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学习笔记:CPU结构与总线技术解析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4 7 下载量 2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10 1 收藏 358KB PDF 举报
"微机原理第五版(周德明)" 本书是《微机原理》的第五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讲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内容涵盖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硬件和软件的交互。 1.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区别: - 微处理器是CPU的核心部分,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单一芯片上。 - 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加上内存和外部设备(或其接口)构成。 - 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微型计算机与管理和支持其运行的软件的结合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环境。 2. CPU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 CPU主要由算术逻辑单元(ALU)、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可编程逻辑阵列和标志寄存器等组成。 - CPU的主要任务是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以及根据程序指令进行控制流的管理。 3. 总线结构的优点: - 总线结构简化了硬件连接,增加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减少了线缆的数量。 - 标准化的总线有利于设备的兼容性和批量生产。 4. 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区别: - 数据总线是双向的,用于传输数据,而地址总线是单向的,用于指定内存或I/O设备的地址。 - 在8086等CPU中,数据和地址线复用,通过时序差异来区分数据传输和地址指定。 5. IA-32结构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 - 包括80386、80486、Pentium、Pentium Pro、Pentium II、Pentium III和Pentium 4等多个型号。 6. IA-32结构微处理器的操作模式: - 支持保护模式、实地址模式和系统管理模式,不同模式下可访问的指令和结构特性不同。 7. IA-32结构微处理器的地址空间形成: - 地址空间由段寄存器的段基地址与有效地址相加形成线性地址。 - 分页机制启用与否决定了线性地址如何转换为物理地址。 8. 8086/8088的程序示例:给出了一段用累加器实现15×15的汇编语言程序,通过循环和累加操作完成乘法计算。 9. IA-32结构微处理器的寻址方式和地址转换: - 寻址方式包括直接、间接、立即、相对等多种,这些方式配合段寄存器产生有效地址。 - 分页机制允许对线性地址进行分割,提高内存管理的灵活性。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可以深入理解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微处理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如何编写针对这种架构的程序。这对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