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顺序表操作:创建、插入、删除
需积分: 0 3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12KB DOCX 举报
"顺序表的实现与操作"
本文将详细讲解如何在C语言中实现一个顺序表结构,并介绍相关的操作函数,如创建、输入数据、插入元素、删除元素以及查找元素的位置。顺序表是一种简单的数据结构,其中元素在内存中是连续存储的,便于访问和操作。
首先,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Seqlist`的结构体,它包含一个`datatype`类型的数组`data`和一个整型变量`last`。`data`数组用于存储数据,`last`记录了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初始值设为-1表示表为空。
`Creatlist()`函数用于创建顺序表。它通过`malloc()`动态分配内存来创建`Seqlist`结构体实例,并将`last`初始化为-1。
`Buildlist()`函数用于输入数据构建顺序表。用户可以输入数据,直到输入'x'为止。输入的数据被存储到数组`data`中,`last`随着输入元素的数量增加而更新。当输入'x'时,表示输入结束,函数输出“创建成功!”。
`Inslist()`函数实现了在指定位置`i`插入元素`d`的功能。首先检查顺序表是否已满(`last == MOSTBIG - 1`),如果是,则输出提示并返回-1。然后,检查插入位置是否合法(`i`在1到`last + 1`之间)。如果位置合法,通过循环将`i`及之后的所有元素向后移动一位,然后在`i - 1`位置插入`d`,并将`last`加1,输出“插入成功!”。
`Deletelist()`函数用于删除顺序表中的第`i`个元素。同样,先检查`i`是否在合法范围内。如果位置合法,通过循环将`i`到`last`的所有元素向前移动一位,然后将`last`减1,输出“删除成功!”。
`LocationSeqlist()`函数用于查找元素`x`在顺序表中的位置。它通过遍历数组`data`,逐个比较元素,直到找到`x`或遍历完数组。返回值`i`表示`x`的位置,若未找到则返回0。
这些函数提供了顺序表的基本操作,便于在实际项目中进行数据管理。理解并掌握这些函数的实现,有助于提升对C语言数据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实际编程中,可以依据需求进一步扩展这些函数,例如添加排序、查找等功能,或者优化内存管理以适应大规模数据处理。
2023-09-20 上传
2021-04-17 上传
2021-10-27 上传
2021-10-14 上传
2021-03-01 上传
2023-10-11 上传
2022-07-12 上传
2021-11-26 上传
2022-03-03 上传

2301_77007372
- 粉丝: 0
- 资源: 1
最新资源
- Material Design 示例:展示Android材料设计的应用
- 农产品供销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 Java实现两个数字相加的基本代码示例
- Delphi代码生成器:模板引擎与数据库实体类
- 三菱PLC控制四台电机启动程序解析
- SSM+Vue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实现与源码分析
- Java帮助系统代码实现与解析
- 开发台:自由职业者专用的MEAN堆栈客户端管理工具
- SSM+Vue房屋租赁系统开发实战(含源码与教程)
- Java实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算法
- 构建模块化AngularJS应用的四边形工具
- SSM+Vue抗疫医疗销售平台源码教程
- 掌握Spring Expression Language及其应用
- 20页可爱卡通手绘儿童旅游相册PPT模板
- JavaWebWidget框架:简化Web应用开发
- 深入探讨Spring Boot框架与其他组件的集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