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聚类分析原理与应用详解

需积分: 50 8 下载量 3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4.23MB PPT 举报
在数据挖掘原理与实践的第五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聚类分析这一核心主题。聚类是数据挖掘中一种关键的无监督学习方法,其目标是根据数据内在的相似性和距离关系,自动将对象划分为具有高内部相似度和低外部相似度的组或簇。它并不依赖于预先定义的类别,而是通过对数据的动态分析来发现隐藏的结构。 4.1 聚类概述 聚类分析的目的是寻找数据中潜在的自然分组,不涉及事先设定的簇的数量和形状。这项任务本质上是主观的,因为同一个数据集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划分。例如,鲸和大象可能会被聚类到哺乳动物类,但根据特定情境(如水生生物分类),它们可能会与其他物种组成一组。 4.2 相似度度量 在聚类过程中,相似度度量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如何定义和衡量数据对象之间的亲近程度。常见的度量方法包括欧几里得距离、曼哈顿距离和余弦相似度等,选择合适的度量直接影响聚类结果的质量。 4.3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 这类算法如K-means和DBSCAN,通过迭代过程将数据分为预设数量的簇,每个簇内的对象尽可能相似,簇间的对象尽可能不同。它们要求用户预先指定聚类数量。 4.4 一趟聚类算法 这种算法,如层次聚类(如凝聚聚类和分裂聚类),通过不断合并或分割数据点形成树状结构,直至达到预定的聚类结构。层次聚类提供了从簇的粗略结构到精细划分的连续范围。 4.5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是此类算法的代表,它根据数据点周围的密度而非固定的距离阈值来确定簇。这种方法能更好地处理噪声和异常点,并能发现任意形状的簇。 应用领域广泛,如商业分析中识别消费者群体,房地产行业中对房产市场进行细分,以及互联网上的文档聚类。在实际应用中,聚类分析需考虑以下关键特性: - 可扩展性:处理大规模数据时,算法必须具备高效性和容错性。 - 多元属性处理:算法应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数值、文本、图像等)都能适应。 - 发现任意形状的簇:设计能处理复杂簇结构的算法至关重要。 - 参数选择:减少领域知识对聚类结果的依赖,算法需能自适应输入参数。 - 噪声和孤立点处理:算法需要有鲁棒性,能有效排除不相关的数据点。 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是一门综合技能,它涉及理论基础、算法选择和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对于理解和应用数据集的内在结构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