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序列分类:BP算法与神经网络模型

需积分: 43 8 下载量 9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15 收藏 382KB PDF 举报
"CUMCU优秀论文20000A题是关于DNA分类模型的研究,使用了数学建模的方法,特别是通过人工神经网络(ANN)实现。该研究发表在2001年1月的《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上,由杨健、王驰和杨勇完成,指导老师为王鸣,来自北京大学。" 在本论文中,作者们针对DNA序列的分类问题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模型。他们将DNA序列中的碱基组合视作类似“文章”的关键词,并采用逐步优选法来选择关键字符串,进一步运用分层分类策略进行DNA序列的组织。这个模型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数据特性,通过统计学和最优化技术提炼出能够代表两类DNA特征的关键信息。 具体实施过程中,研究者首先利用广度优先搜索(BFS)方法从已知样本序列中找出所有重复出现的字符串。接着,计算这些字符串的标准化频率和分散度,这是评估它们在整个数据集中重要性的指标。随后,通过结合样本数据和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 Method)来确定两类DNA序列的优先级函数。这个函数能够量化不同字符串在分类中的重要性,并且在后续步骤中,通过优化参数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在训练阶段,研究者使用MATLAB软件包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Neural Network Toolbox)实现了基于反向传播(BP)算法的神经网络。他们构建了两个三层神经网络,将提取的DNA字符向量作为输入样本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对20个未分类的人工序列样本和182个自然序列样本中的字符进行提取,形成新的输入向量,用于这两个神经网络进行聚类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该论文提出的分类方法在DNA序列分类中具有相当高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证明了人工神经网络在DNA序列聚类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这种方法不仅在理论上提供了良好的特征提取手段,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表现出清晰的思路和简洁的表述,为DNA序列分析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