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内存分配与回收算法模拟实现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6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4 2 收藏 1.15MB PDF 举报
本资源是一份关于操作系统内存分配算法模拟实现的详细文档,主要关注于操作系统如何通过内存管理来支持多道程序并发执行。实验目标包括理解操作系统如何通过作业调度选择作业进入内存,如何为这些作业分配内存空间,实现进程间的资源分享,以及在作业完成时进行内存回收。重点是学习和实现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文档首先明确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学生掌握作业调度、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基本原理。这涉及到操作系统对内存的管理和利用,如采用何种调度算法(如首次适应算法)来决定进程在内存中的位置,以及如何确保多个进程能够有效地共享CPU资源。 实验内容的核心部分是使用一种编程语言(可能是Java,因为提到了`java.util.Scanner`库)来实现内存分配和回收的模拟。文档中提到的数据结构主要包括: 1. **空闲分区块类** (FreeBlock): 用于表示内存中尚未被使用的块,可能包含块的大小和其他相关信息。 2. **空闲分区链类** (FreeList): 用来组织这些空闲区块,形成一个链表,便于查找合适的内存分区。 **内存分配回收算法类** (MemoryManager) 的实现至关重要,它负责处理内存分配和回收的过程。在`memAllocation`方法中,创建一个`FreeList`对象,并调用`InitFBlock()`初始化空闲分区链。首次适应算法在这里起作用,即寻找第一个足够大的空闲分区来满足新请求的进程大小。 在测试类(classTestForMemManage)中,用户可能会通过输入进程大小(`int size`)和进程名(`String new_job_name`)来调用`memAllocation`方法,从而分配内存。当进程运行完成后,内存回收机制会自动处理该内存块的释放,以保持系统的内存资源有效管理。 实验中涉及的主要设备和软件包括PC机,Windows 2000和Linux操作系统环境。整个过程强调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旨在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和操作系统内核的理解。 总结来说,这份文档提供了一个操作系统内存分配算法的具体实现案例,涵盖了理论概念、数据结构设计、核心代码示例,以及实际操作步骤,适合用于教学或自我学习操作系统内存管理方面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