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学与轨迹规划技术探讨

需积分: 26 18 下载量 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3 收藏 415KB PDF 举报
"3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及轨迹规划研究 (2005年),刘平安、方跃法,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这篇2005年的论文详细探讨了3自由度平面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及轨迹规划问题。作者首先对3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6种基本结构类型进行了分类,包括RRR(三连杆)、PRR(一个平台,两个旋转关节和一个旋转关节)、RPR-Ⅰ、RPR-Ⅱ、RRP和PRP结构。这些结构各自具有独特的运动特性和解算方式,论文分析了它们的共性与个性,为理解和设计这类机器人提供了基础。 在运动学部分,论文涵盖了正向动力学和反向动力学的求解方法,这是理解机器人运动的关键。正向动力学涉及从关节变量推导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而反向动力学则相反,是从末端执行器的运动状态求解关节力或驱动力。对于这6种结构,作者可能阐述了如何根据结构特点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解决这些模型中的运动方程。 接着,论文以RPR-Ⅱ型并联机器人作为实例,利用MATLAB 6.1软件开发了轨迹规划器。这一工具能够模拟并显示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各构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关节力和驱动力的变化情况。通过图形化输出,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可以直观地理解机器人的动态性能。 在轨迹规划方面,论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即采用直线加抛物线过渡的方式来满足特定起点和终点的速度要求。这种方法可能解决了传统规划方法中速度突变的问题,提高了路径的平滑度和效率,这对于实现精确且快速的机器人运动至关重要。 关键词:平面并联机器人、结构分析、运动学、轨迹规划。这些标签表明论文的重点在于理论建模和实际应用,对于并联机器人设计和控制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份有价值的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P242(表示自动化技术及设备),文献标识码:A(表示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论文),进一步强调了这篇论文在学术研究领域的价值。 这篇2005年的研究论文深入剖析了3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进行有效的轨迹规划,对于提升并联机器人在工业应用中的性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