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详解:带宽、时延与TCP/IP协议

需积分: 50 9 下载量 18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6 收藏 1.24MB PDF 举报
本文档主要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的关键概念和性能指标,以及网络的分类。首先,介绍了当前最主要的三种网络类型: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其中计算机网络因其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而备受关注。互联网和Internet作为术语的区别也被明确指出,Internet是全球性的互连网,使用TCP/IP协议族,起源于美国的ARPANET。 性能指标方面,文章重点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 1. **速率**和**带宽**:这两个术语描述了网络数据传输的能力,带宽是网络能提供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通常以比特/秒为单位,如10Mb/s表示10兆比特每秒。 2. **吞吐量**:指网络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数据量,受带宽限制。 3. **时延**包括发送时延(数据帧发送全过程的时间)、传播时延(信号在介质中传播的时间)、处理时延(节点处理分组的时间)和排队时延(分组在缓存队列中等待的时间)。 4. **时延带宽积**是衡量网络延迟与带宽关系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在网络提供给定带宽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允许时延。 5. **利用率**分为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前者指信道被占用的时间比例,后者涉及整个网络的效率。 在数据传输方式上,区分了信号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和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即传输速率),强调了宽带传输的概念,指出其关注的是传输速率而非信号传播速率,并提到了早期电路交换与现代分组交换的区别。分组交换的特点包括独立路由、可能的乱序接收、可能的丢包以及尽力而为的服务模型。 此外,文档还着重讨论了TCP和IP这两个关键协议的作用,TCP负责保证应用程序间的可靠通信,而IP则负责控制分组在互联网中的传输,但并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最后,介绍了客户服务器模式,它是TCP/IP应用层协议中常见的交互模型,用户和服务之间的角色可以互换,体现了网络通信的灵活性。 这篇文档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性能指标和协议机制,为理解网络通信提供了全面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