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9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196KB PDF 举报
"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2010年),作者探讨了软件可靠性建模以及软件过程缺陷数与测试时间的分布函数,强调了在实际软件开发中考虑过程间关联和每个过程的开关函数值对于评估软件可靠性的关键作用。" 这篇论文关注的是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模型,作者叶火能、伍俊良和刘磊来自重庆大学数理学院。他们针对早期软件可靠性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如经典的JM模型过于抽象和理论化,提出了新的分析角度。JM模型假设软件缺陷总数恒定,缺陷一旦发现就能立即消除,且故障率与剩余缺陷数成正比,这些假设在实际中并不完全适用。 论文提出,软件系统可以被视为由多个过程组成的整体,并通过建立0-1函数来关联过程与可靠性。每个过程的可靠性用开关函数值表示,即过程要么正确运行(值为1),要么错误运行(值为0)。作者认为,软件的总可靠性不仅取决于每个过程的可靠性和它们之间的关联,而且过程越多,出错的可能性越大,整体的可靠度就越低。 此外,论文还指出,软件可靠性的研究应基于以下几点基础观念: 1. 软件系统的可靠度由每个设计过程的可靠度和过程间的关联决定,每个过程的可靠度不应是估计值,而是明确的0或1。 2. 运行的可靠性非0即1,不存在中间状态。 3. 软件总体的可靠性同样只有0或1两种情况,当取0表示不可靠,取1时还需根据系统过程的交互方式来判断整体的可靠性。 论文中可能涉及的具体内容包括: - 不同的软件可靠性模型,如JM模型的局限性和改进模型的构建。 - 软件过程缺陷数的统计分析和它们与测试时间的分布函数。 - 0-1函数在描述过程可靠性和系统总体可靠性中的应用。 - 如何考虑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模块集成和过程关联对可靠性的影响。 这些内容对理解软件可靠性评估的复杂性、提高软件质量控制和优化测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模型和方法,开发者和质量保证团队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改善软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