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启动分析:硬件初始化与内核加载
需积分: 3 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0
收藏 409KB DOC 举报
"U-Boot分析,包括其工作过程、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功能,以及启动第一阶段的代码分析。"
U-Boot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开放源码引导加载程序,主要用于嵌入式系统,尤其是基于ARM架构的设备。它为系统提供初始化硬件、加载操作系统内核以及传递启动参数等功能。本文主要探讨U-Boot的工作过程,特别是它的两个启动阶段,并对第一阶段的代码进行深入分析。
1. U-Boot工作过程
U-Boot的启动过程分为两个关键阶段:
(1)第一阶段:此阶段主要负责硬件初始化,加载第二阶段的代码到RAM,并设置堆栈。这一部分的代码通常由汇编语言编写,以实现对硬件的精确控制。在ARM920T处理器上,这个阶段的代码位于`cpu/arm920t/start.S`和`board/samsung/mini2440/lowlevel_init.S`文件中。
(2)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U-Boot会继续初始化更多的硬件设备,检测内存映射,从Flash复制内核到RAM,并设置内核启动参数,最后调用内核启动操作系统。
1.1.1 U-Boot启动第一阶段代码分析
第一阶段的入口点由链接脚本`cpu/arm920t/u-boot.lds`指定,入口代码位于`cpu/arm920t/start.o`中的`_start`标签。`start.S`文件包含汇编语言代码,首先执行硬件初始化,如设置异常向量。
异常向量是处理器在遇到异常或中断时跳转的地址。在`start.S`的开头,定义了各个异常向量,包括未定义指令、软件中断、预取指令异常、数据操作异常、未使用、IRQ中断和FIQ中断。这些异常处理程序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确保系统能够正确响应各种异常情况。
接下来,第一阶段的代码会继续初始化其他硬件设备,例如设置时钟、初始化GPIO、配置串口等。然后,它将第二阶段的代码从非易失性存储(如Flash)加载到RAM中,设置好栈,最后跳转到第二阶段代码的入口点。
第二阶段的代码通常由C语言编写,具备更高级别的功能,如与用户交互、加载文件系统映像等。这个阶段会进一步初始化内存控制器、网络接口、USB设备等,并准备启动参数供内核使用。
总结来说,U-Boot作为嵌入式系统的引导加载程序,其启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负责基本的硬件初始化和加载第二阶段代码,而第二阶段则完成更多复杂的系统初始化任务。通过对第一阶段的源代码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U-Boot如何启动和控制硬件,为后续的操作系统运行奠定基础。对于开发和调试嵌入式系统,理解U-Boot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2009-04-05 上传
2019-04-11 上传
2014-03-26 上传
2010-03-11 上传
2021-04-16 上传
2009-03-30 上传
2021-09-06 上传
2021-02-03 上传
2019-04-10 上传
bjutmameng
- 粉丝: 0
- 资源: 2
最新资源
- 构建基于Django和Stripe的SaaS应用教程
- Symfony2框架打造的RESTful问答系统icare-server
- 蓝桥杯Python试题解析与答案题库
- Go语言实现NWA到WAV文件格式转换工具
- 基于Django的医患管理系统应用
- Jenkins工作流插件开发指南:支持Workflow Python模块
- Java红酒网站项目源码解析与系统开源介绍
- Underworld Exporter资产定义文件详解
- Java版Crash Bandicoot资源库:逆向工程与源码分享
- Spring Boot Starter 自动IP计数功能实现指南
- 我的世界牛顿物理学模组深入解析
- STM32单片机工程创建详解与模板应用
- GDG堪萨斯城代码实验室:离子与火力基地示例应用
- Android Capstone项目:实现Potlatch服务器与OAuth2.0认证
- Cbit类:简化计算封装与异步任务处理
- Java8兼容的FullContact API Java客户端库介绍